
“茶韵禅心——黄守东小品展”在卓刀泉寺隆重举行
今日湖北讯(汪如扁、杨超)品茶悟禅方为道,赏画参境证菩提。4月29日下午,由卓刀泉寺七宝如来禅茶艺术馆主办,武汉仁和茶道、武汉珍宝阁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武汉大千盛世传媒有限公司与湖北大儒盛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茶韵禅心----黄守东小品展》在卓刀泉寺隆重举行,为初夏古卓刀泉寺再添文化色彩。奥运体操冠军李小双、李大双,著名影星李琳女士,武汉市佛协秘书长汪军才,洪山卓刀泉街工委书记丁才华,洪山区文体局局长蒋华,洪山区宗教事务侨务办公室主任赵群,宁波东昊电缆公司董事长张璟及艺术界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画展活动,现场群贤毕至、济济一堂。
武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古卓刀泉寺住持法云法师在画展现场高度评价:“小作品、大意境,一览虚室,尽显禅意,既有老僧说禅,机机可显,亦有隐士归林,枕石漱流,色示空相,尽得风流……画面含蓄蕴藉,可直指内心,破除执见、启发智慧,亦能领受佛法,自度度人。”
据武汉珍宝阁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婷婷介绍,此次共展出黄守东先生禅画作品60余幅,以小作品为主,展期十五天。
卓刀泉寺,又名御泉寺、位于伏虎山麓。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相传东汉末年,蜀将关羽曾驻兵于此,因天旱无水,兵干马渴,关羽一急之下,卓刀于地,顿时水涌成泉,后人遂取名为“卓刀泉”。宋时在此依泉建寺,名曰“御泉寺”,以纪念关羽,一度香火鼎盛、游人如织。历经数度兴废,1956年政府曾将寺院纳入东湖景区文物重点修缮,改名 “古卓刀泉寺”,沿用至今,后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这样一个环境幽静、历史悠久的场馆举办禅画艺术展,画与禅、情与境、自然与心灵的完美结合,是卓刀泉寺献给广大艺术爱好者的一场禅艺盛宴与茶道文化大餐。
黄守东先生,号十字耕夫,祖籍山东,献艺作于荆楚,曾求学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少年才盛,为师孔奇老先生钟爱。现任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主攻人物画,尤以禅意人物为擅长;其禅意作品直承巨然、法常、梁楷、弘仁等历代巨匠之意趣,冲虚而淡雅,微妙而空灵,于此红尘之中,示现雾花水月,作品多被两岸三地、名山大寺收藏。黄守东其人,厚道而朴实,谦和且机敏。给人印象,象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外表虽显粗拙,但灵气蕴于其中,平淡朴实却孕育着灵性和才气。虽是典型的东北人的外形,而内心却有几分江南才子之气,带着几许潇洒舒怀之豪爽。从他的人物画和书法中,即可读出那雄厚其外,清秀其中,粗放而无霸气,刚健且有柔韧之特质。品其书画,启沃无尽,服膺其之所学,亦窥见其之胸襟与为人。
书画与诗文,皆为作者人格之体现。文如其人,画亦如其人,黄守东之书画足以体现其情操与品格。超悟,是黄守东给人的另一印象。超悟是做人和作画最难能、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它给人一种形迹之外,超越尘世的感觉和享受。他爱画画,擅长人物,尤其是古代人物。他画的人物,有他的影子,透着一股英气、侠气和敦厚、浑厚之风。俗话说,画如其人,人入其画。他笔下的人物,古雅风流,禅境悠远,不拘一格的姿态放浪形骸。不论是忧国忧民,闺阁幽思的才子佳人,还是脱俗超凡、仙境神游的隐士高僧,或得意,或忧郁,或庄严,或诙谐,都能信手拈来,寥寥几笔,便将人物的形态神韵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他画的古代人物,相对较固定,几乎揽括了中国文人的处世纲领和生活形态。“进则匡扶社稷,退则独善其身”。他不单求人物之表象,而取文人精神之内核。既出古人,又追今贤,难能可贵的是又有别于其它人。或曰:取法传统,师古不泥。虽说很多人物,之前古人今人都画过,但经他点化,活脱出另一趣味,另一神韵,另一风姿。他用墨也如其人,天马行空,豪放洒脱;心到笔到,不受拘束去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超悟,这种能力和超悟与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从童年到青年,从乡村到都市,从草民到学子,他一直都始终不渝地追逐自己的梦想。正是这样的经历和执着,使其阅历深厚,知识丰富,技艺提高,才有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再到“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迥然不同的三种境界。这种禅思和玄见,非一般的人难以领悟,而守东的经历和学识,无疑帮助他成为画坛此类题材的高手和智者。纵观他的人物画作品,也体现了他的入世与出世,平俗与高雅,宁静与跳动,开拓与守成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状态。
黄守东是一位富有才华和创造精神的实力派画家,凭借精湛的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轻松地跳入大众的视野,走进人们的心里,受到众多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争相追捧。我们相信:思想敏锐,学养深厚,年轻而富有才华的守东,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成为画坛上一颗耀眼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