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山水保“老曲新弹”激活生态红利
(文 邹德祥) 9月10日,被英山美景深深吸引着的武汉游客一行30人,开始了英山秀美的山水之旅。
当游船缓缓开进白莲河水域时,山水相连、水天一色,恍如走进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又 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湛蓝的河水波光粼粼,像一幅浓淡有致、神韵流淌的水墨画, 一行人在“苍山不墨千秋画”的感慨中,不由得打开思绪的闸门、飞升乐游山水的翅膀……
把水留住,把土留住,把景留住。合理配置、有效保护水土资源,泼墨绘就生态文明秀美画 卷,这是英山县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水土保持+旅游,让英山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县水保局局长杨奎告诉记者。位于 张咀小流域林冲项目区的“大广茶业林冲生态观光茶园”,配套修建园、林、路、渠等设施,茶 园中套种的银杏、桂花、茶花等果木长势喜人,“采茶、赏花、摘果、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有 机无公害生态观光茶园魅力初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个县东河红叶谷连片6个村、茶叶谷沿线7个村,西河 十八湾沿线3个村,温泉桃花谷沿线5个村,栽植枣树苗、石榴苗、银杏苗等各类苗木共计10万株 。英山县水保局计划把三条大河沿线三万亩土地打造成四季花果飘香的旅游景观带,既改善生态 环境,又发展特色产业,助民增收致富。
2013年度东汤河小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红山镇金盆村千亩生态观光产业园, 建设前近千亩荒山坡杂草丛生,少有人踏足,建设后公路、游步道纵横,林、果、药交错,成为 集特色产业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园。
英山积极探索“水土保持+旅游”新模式,巩固了水土保持治理成果,推动了旅游经济发展 ,激活了生态红利。据统计,2013年至2016年,英山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累计投入资金 4630万元,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8.84km2,年减少水土流失量37.8万吨,增加蓄水 953.43万m3。
身穿“绿色马甲”的英山,山城景象、水乡风韵、大别风情、生态胜景集于一身,初步形成 了“城区温泉养生度假区、北部生态休闲旅游带、西河山水乡村旅游带、东河人文风情旅游带、 南河环白莲河水生态旅游带”一区四带发展格局。
作者 邹德祥系知名作家、旅游营销策划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