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配型成功,就说明对方的生命和自己有关,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件很需要勇气的事,但我很愿意也很高兴去做。”
2017年2月26日,武汉噢易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小裴在武汉同济医院完成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梦想。他的善举将拯救一名3岁的白血病女童。
上午8时30分,来自湖北经济学院的“90后”阳光男孩小裴,静静地躺在武汉同济医院血液科采集室的病床上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据悉,采集到的造血干细胞将“飞”往北京,用于挽救一位不足4岁的小女孩。小裴是湖北省第296例,全国第6283例。
采集器上的针头,比打针输液的要粗一些,当针头扎进手臂的一瞬间,小裴皱了一下眉头。他从小就怕打针,怕疼。现在我能帮助到别人,为社会做点贡献,我也感到很心慰。
“一想到再过几个月小女孩将迎来4岁生日,也将迎来一次新生,我觉得再疼都值得。”
当小裴把自己配型成功的消息告诉父母时,母亲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还没结婚呢,会不会对身体有影响”。
其实,妈妈所担心的问题,小裴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在想了。2016年11月14日,小裴接到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的电话,说与一位3岁的小女孩初步配对成功。那个周末,小裴回到家里,并没有立即将这个消息告诉父母。整整两天,他都没怎么说话。“我需要静下来自己想想清楚。”
内心的纠结与忐忑过后,小裴觉得:对方还只是个三岁的孩子,生命之路才刚刚开始呢。自己当初加入骨髓库的初衷,不正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帮助到别人么?
而且,那段时间,小裴正忙着到中小学辅导孩子们互联网相关知识。孩子们在学习中成长点点滴滴的进步,多么值得记录下来啊。而那个和自己初配成功的小女孩,如果自己不去帮他,她的“成长档案”很有可能就会终止了。最终,小裴选择了去试试。
当他告诉妈妈时,妈妈还是怕影响身体,表示不同意。之后,小裴一遍一遍给妈妈解释。“毕竟也能救人一命呢。”父母最终还是同意和支持了儿子的善举。
2月26日下午,造血干细胞就“飞”向了北京。“希望小女孩能够快快好起来,把自己的‘成长档案’写得棒棒哒。”小裴说。
当天,小女孩的父亲还特意以“远方的亲人”的身份让医务人员捎来了感谢信:“感谢您给了我女儿第二次生命的机会,也很高兴我们有缘血脉相连。我唯一的女儿现在刚刚三岁半,一个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却不幸罹患重病……我愿将这温暖和祝福永远传递,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汇聚更多共同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章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