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网讯(通讯员 王登府 唐婷婷)12月12日至13日,为期两天的湖北省首届蜂业高峰论坛暨蜂产品博览会在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成功举办。“双峰甜蜜”活动由湖北省养蜂学会,《湖北日报•农村版》主办,五峰县县委宣传部、五峰县农业局承办,武汉康思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中国蜂产品协会、中国养蜂学会、农林类高校等专家学者及来自全省各地的蜂农共200余人齐聚五峰县,共同探讨蜂产业发展新路径。
“产品质量和蜂蜜品牌是湖北甜蜜事业的生命底线,咱们要吸取某奶业的沉重教训。要像打造黄鹤楼香烟品牌一样塑造湖北蜂蜜品牌。让要咱们湖北蜂蜜在全国的多个第一真正意义上‘名副其实’,更要让湖北蜂蜜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五峰县人民政府县长万红介绍说,五峰县森林覆盖率高,自然资源丰富,是花的世界、蜜的天堂,蜜蜂养殖历史悠久,“十三五”开局以来,县委县政府以脱贫攻坚,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探索中蜂养殖规模化、科学化、产业化道路,为农民增收致富、脱贫攻坚奔小康发挥巨大作用。
在蜂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养蜂学会专家陈黎红、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教授缪晓青、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所长薛运波等专家学者,就国际蜂业与成熟蜜基地建设、蜂疗与健康、蜜蜂遗传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等课题进行了专题讲座。
此次活动还举办了湖北省首届蜂产品博览会。展会现场人头攒动,来自武汉、荆州、神农架、恩施、黄冈、荆门等地的30多家养蜂合作社、企业,带来了各自最棒的蜂蜜产品。
参会代表各抒己见,为蜜蜂文化节献计献策。大家普遍认为,办好活动,有利于加大“合作”力度,“抱团”发展,叫响“湖北蜂蜜”品牌,提高湖北蜂产品品牌知名度、产品美誉度、诚信度,促进湖北蜂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节会拟邀请国家级、省级蜂业专家作主题报告;部、省相关领导宣讲蜂业扶持政策;大型商超及电商介绍国内外蜂产品销售情况及对策;优秀蜂产品企业作典型经验交流;表彰2016湖北养蜂杰出人物、优秀人物,蜜蜂文化节金奖产品等。同时,举办蜜蜂产品博览会,邀请30家中央及湖北省主流媒体采访报道。
五峰县有着丰富的中华小蜜蜂资源,目前全县各个乡镇都分布有中蜂养殖,养殖模式比较原生态,大多在山谷里、房檐下、石岩下、土洞里,处处可以看见原始立式蜂桶,是全国少见的原始中蜂资源保护库。同时,五峰县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高,花粉资源丰富,发展中蜂养殖投资少、见效快,是农民增收致富好途径。
发展中蜂养殖投资少,见效快,可增加农民收入。养殖中蜂不需要专门的场地,不占耕地。房前屋后、田边地角、路边河边、树林里、屋顶上、树洞里、半墙上都可成为养中蜂场所。生产只需一次性投入。一般情况下发展一群蜜蜂约需950元,以一次发展10箱为例仅需9500元,一般农户均可承受。养殖所使用的工具,有的农民可自己制作,不需花钱购买,其它工具如蜂帽、面罩、起刮刀、割蜜刀、摇蜜机、育王产浆工具在一些专业店内都可以方便购买,价格也十分便宜。养蜂省力,大部分时间不需要专人看管,只要定期消毒、打扫卫生及冬季定期补饲,劳动强度不大。发展中蜂养殖,具有“吹糠见米”的功效,在饲养良好的状况下,当年投资,当年就可收回成本。从有关资料来看,养蜂投入与产出比为1:8.8,高于养猪、养羊和种植业,十分合算。一群中蜂一年生产蜂蜜15-35公斤,产值1000元以上。另外,蜂群还可繁殖1.5倍以上,产值约500元以上。发展养蜂利用的是自然资源,不必为饲料发愁,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每年可饲养50群蜂左右,收入2——3万。干的好的一年收入可达3万至5万元。
养殖中蜂是一项大有潜力的经济型产业,风险小,投资少。在五峰农民中曾流传:“小小蜜蜂是个宝,不占耕地误工少,无需粮食成本低,传花授粉产量高,采蜜产浆贡献大,发家致富真可靠”。由于五峰适宜养中蜂的地域面积大,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人均蜜粉资源面积较大,发展中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政府加以扶持,最容易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优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就有可靠的产业项目。
对养蜂业的重视也就是对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视,对环境的重视,就是对旅游业的重视。五峰的后河自然保护区、柴埠溪风景区既是养蜂的好地方,又是旅游的好去处。这几个绿色宝库,生态环境好,没有工业,无任何污染,生产的蜂蜜具有滋补、保健和药用的功效,市场前景好,是上等的旅游产品,发展养蜂业丰富了旅游的内涵,促进了旅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