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讨嘉宾合影
目之所及与信笔勾画的古堰画乡
——中国写生大会学术研讨会在莲都举行
今日湖北网讯(通讯员杜金玉)11月18日至28日,来自法国、意大利和我国各大高等美术院校、艺术机构的艺术家、理论家50余人陆续来到被誉为“”养生福地“浙江省丽水市的古堰画乡,一起画画、一起创作、一起讨论,以绘画为名的本次聚首缘起于由中国美术学院、丽水莲都区人民政府、浙江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写生大会”。
写生是美术界这些年最热门的问题之一,为什么要写生,如何写生?是艺术家关注的问题,也是理论家关注的问题。在中国写生大会期间,写生之余,茶饭之余,艺术家、理论家和艺术爱好者不可避免的谈论到写生。按照中国写生大会组委会拟定的日程,以“写生何为”、“如何打造特色艺术小镇”等为主题的中国写生大会研讨会于11月27 日上午在莲都区古堰画乡隆重举行。莲都区委副书记周海忠、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原副主任马鸿增、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左庄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增节、《美术观察》杂志主编李一、中国美术馆收藏部主任王雪峰、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沈伟、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丁亚雷、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商勇、意大利艺术家马蒂欧·勒洛朗(Mathieu Le Rolland)、理论家葛本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张浩、深圳大学教授马波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曹跃、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戴少龙、香港美术家协会主席叶志华、理论家吕明翠、丽水美术家协会主席蔡志蔚等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本次写生大会策展人、美术报总编辑助理谢海主持。
《美术观察》杂志主编李一
本次写生大会策展人、美术报总编辑助理谢海
自11月18日启动以来,国内外重要的艺术家相继来到丽水莲都区,走进古堰画乡,用画笔表达山水景致带来的身心愉悦。相对于启动时气温的舒适,时隔几日冷空气带来的降雨和降温,丝毫没有影响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山色空濛、云遮雾绕反而为艺术家笔下的作品注入灵感,呈现全新的风貌。
写生是艺术家从艺道路上的必修课,它考察的不仅是造型能力、审美眼光还有细致观察的能力。深圳大学马波生教授说,进入古堰画乡,有一种穿梭在漫长时光隧道里的感觉。这里的古民居,古老而又质朴,真实而又感动,穿梭在小巷中,一种古旧气息包绕的氛围迎面而来,让人情不自禁要拿起画笔,绘写美妙的画卷与意境,将那份隔绝时空的气息,停驻纸上,呈现给来过和未曾到过这里的人。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沈伟
意大利艺术家马蒂欧·勒洛朗(Mathieu Le Rolland)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张浩
在持续四个小时的研讨会上,理论家和艺术家就写生和艺术的相关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中国古代画论、西方美术史上的风景画派、中西方写生的差异、国画和油画在写生方法和地域以及季节的选择存在不同等问题均有所涉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张浩提出观看是他的写生方式,是一种精神旅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增节在研讨会上提出的古堰画乡如何打造特色小镇的看法则为研讨开辟更广阔的讨论空间。
研讨会后,据主办方透露,为期10天的集中写生、学术讨论作为中国写生大会重要环节将告一段落,展览组委会已经开始收集、整理艺术家们在丽水创作的作品,并将10天的作品和影像、研讨会文本集结成册。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