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网讯(通讯员吕露 记者熊传东)11月20日,美国侨领、武汉市荣誉市民、长江国际商会名誉会长方李邦琴女士将孙中山创办的《少年中国》晨报等一批实物,捐赠给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
此次捐赠的文物及资料包括《少年中国》晨报合订本、《少年中国》纪录片拍摄素材和《美国国家档案馆关于孙中山早年在美国的有关资料》等。其中,《少年中国》晨报是孙中山及几位美国华侨,于1910年8月19日创办,时间长达81年,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更替。
方李邦琴介绍,《少年中国》晨报在辛亥革命前后十余年间,所提供的丰富信息及所阐发的新锐观念,皆与辛亥革命的主旨或深相契合,或相与辨难,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极富历史现场感的图景。
捐赠的《少年中国》纪录片拍摄素材,则为方李邦琴女士于2011年携摄制组,走访了美国纽约、丹佛、夏威夷、洛杉矶、旧金山等城市,并先后赴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纽约华人历史博物馆、美国斯坦福大学、洪门致公堂等查阅大量史料,采访了辛亥后裔、著名侨领、知名大学教授等37人,完成拍摄素材2500条,再现了孙中山在美国的革命足迹。
同时捐赠的《美国国家档案馆关于孙中山先生早年在美国的有关资料》,详细记录了孙中山历次出入美国时的移民记录,是研究孙中山在美国的重要原始资料。
“孙中山先生在美国的革命活动史,也是一部美国华侨革命史,是研究辛亥革命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方李邦琴说。
武汉市副市长刘英姿表示,方李邦琴女士捐赠的一批与孙中山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实物,是研究辛亥革命及孙中山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使弥足珍贵的辛亥革命文献资料回归首义之地。
方李邦琴名片:
长江国际商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董事、武汉市荣誉市民方李邦琴是跨美国、大陆和台湾三地的传媒女王,现任方李邦琴基金会主席、十万强基金会董事、北京大学名誉校董、武汉大学名誉教授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顾问,并被武汉市市长授予武汉市荣誉市民。她是美国著名华人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在美国商界、政界和学界具有广泛影响力,是美籍华人的杰出代表,是增进中美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及提升华人在美国地位之爱国侨领,美国媒体称她为“钢铁木兰花”。
她曾经拥有美国主流英文日报旧金山《观察家报》,拥有多个英文媒体:《亚洲人周刊》 (AsianWeek),《独立报》报系(Independent)等。在她的公司旗下除了报业,还有房地产、印刷业和贸易公司。她也是一位慈善家,她捐赠范围重点在教育,文化领域,如伯克莱加州大学、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等。
2013年,为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和奥巴马总统的倡议,长江国际商会荣誉会长方李邦琴与美国福特基金会共同捐资种子资金成立十万强基金会,送十万个美国学生去中国学习,获得中美双方的肯定。
2015年8月15日,长江国际商会名誉会长、旧金山侨领方李邦琴筹建的首座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2015年9月25日,在美国白宫玫瑰园举行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合记者会上,启动由长江国际商会名誉会长方李邦琴倡议的“百万强”计划,争取到2020年实现100万名美国学生学习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