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姓氏文化委员会领导成员合影
今日湖北网讯(通讯员盛玲)10月19日,也就是农历九月十九日,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姓氏文化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全球华人《家风节》在武昌洪山礼堂举行。
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会长张后帮和秘书长郑连生等领导,宣读了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姓氏文化委员会领导成员名单,任命邓世鸿为主任,谢贞超为执行主任,张先炳为常务副主任,方为民、张志昂、姜涛为副主任,张志虎为秘书长;并同时为姓氏文化委员会成立授牌。
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姓氏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志昂和姜涛,分别在大会上发表了《全球华人家风节》的构思和感言。大会宣布决议:全球华人《家风节》定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今年是首届《家风节》。
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省统计副局长叶青,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等领导和专家,就“家风”主题发表了十分精彩的演讲,世界邓氏总会副秘书长、《邓氏家风》制片人程晓华,在会上解读了邓氏家史、家风。他们的发言,让与会者认识到,家风是治家兴业、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姓氏文化委员会主任邓世鸿主题演讲
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姓氏文化委员会主任邓世鸿作了简短而又诚挚的讲话。他感叹地说:“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了解到,武汉旭视创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本着做企业就是做人,发展壮大企业就是发展壮大社会责任与情怀的理念,把各姓氏的家风带在公司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展现出来,让每个员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家风的重要性。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姓氏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公司董事长姜涛,作为全球华人首届《家风节》创始发起人之一,感慨地说:“家风文化直接关系着,小到一个家庭的和睦,大到一个民族的振兴和一个国家的兴衰强弱;直接关系到人生的高低和远近。”
“家风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奠基石,对于孩子来说,家风是人生第一堂课,好的家风浸润人的德行修养。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注重礼义兴家、诗书传家,是我国古代治家的好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至国家,下至家庭,到每一个人,有了好家风,才有好民风,好国风。家风虽小,却最重要,只有让每一个小家都成为温馨港湾、厚德之所,才能实现国泰民安。对于新时期家风而言,我们更要学会运用创新,比如以创新的思维来推动和提升家风的宽度、厚度、深度与广度。”湖北省创新研究会会长袁伯伟表示。
“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成就。晚清曾国藩被誉为清代‘中兴第一名臣’,生活简朴、勤政自律,得益于‘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但以箕裘承祖泽’的家教熏陶。‘有好家才能走得远’,好的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让人铭刻在心、受益终生。其有著作《曾国藩家书》。值得我们读一读。”熊伟先生表示。
武汉旭视创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涛主题演讲
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家风文化,一脉相承。新的时代,新的传承。党和国家已将家风家教的传承提升到时代精神中的重要高度,全球华人首届《家风节》,在省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关注下,真正将弘扬中国传统精髓,彰显中华家风文化,做出全面的宣传。为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做出了积极响应。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得“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国家号召积极推进“家风家教”建设,可见“家风家教”建设对社会,对国民的重要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这也正是“首届全球华人《家风节》在武汉举行”的初衷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