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观楚台
解病患之难 破诊疗之贵
2018-01-21 09:52:16   来源:今日湖北

——钟祥市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中共钟祥市委书记 林长洲

 

46.jpg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困扰人民生活、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成为全面小康道路上的巨大绊脚石。近年来,钟祥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民生作为第一事务、把落实作为第一政务,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于2012年9月率先在全省启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14年10月全面启动市内三家公立医院(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的综合改革工作,着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取得了“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府得赞誉”的效果,也为破解因病致贫、推进精准脱贫趟出了一条新路。 

47.jpg

一、行政推动,在制度设计上奋勇争先 

为把这项惠民实事办好,我们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在制度设计上大胆探索、敢为人先。

一是高点定位。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定位在全国50强、全省前3强上,按照“规定动作争先进,自选动作创一流”的总体思路,修订完善《钟祥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创造性地提出“先看病,后交钱”、医药分开和药品让利、管办分离、组建医疗集团和医院托管、开展配套改革等一系列举措。

二是合力攻坚。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把手”工程,坚持多措并举优环境、强保障,为公立医院改革保驾护航,先后出台《市人民医院实行“先看病,后交钱”诊疗服务模式试点实施方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等37个配套文件,并通过多种途径,将医改政策宣传到家喻户晓。

三是强势推进。将综合改革纳入各职能部门年度绩效考核范筹,实行奖惩兑现。建立财政、人社、物价、卫计等7个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成立督查组,实行周查周评,严格责任追究,推动改革顺利开展。 

二、整体联动,在操作实践中奋力创优 

坚持利民宗旨,打造八大亮点,彰显地方特色,确保改革实效。

1、医药分开,降低药品价格。一是实施基药制度。3家公立医院按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所有药品和耗材都在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采购。市财政每年拿出2500万元基药补助资金,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市乡村全覆盖。二是降低耗材价格。试点医院所需耗材在荆门市集中采购中标价基础上,委托市财政局采购办进行二次招标,最后采购价比荆门中标价平均下降15%以上。三是降低药品价格。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仅2014年11月-2016年5月,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药品让利3815万元。

2、先诊后费,开辟绿色通道。市人民医院在全省率先启动“先看病,后交钱”就诊服务模式,凡纳入医保和新农合的患者,住院时只需与医院签订《“先看病,后交钱”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无须缴纳住院押金,住院费用出院时一次性结算。同时,制定并落实《便民惠民服务30条》、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和自费药品、自费诊疗项目签字认可等制度。2013年5月1日,全市23所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行这一惠民模式。截至今年5月底,仅在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实施“先诊后费”的患者就达20.1万人次,占出院总人数的87.5%。

3、增惠减负,降低就医支出。一是推进医保全覆盖。全市农民新农合参合率由55%提升到100%,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参保率分别达到99%和96%。二是拓宽医保受益面。全市新农合受益总人次由16.83万人次上升到372.24万人次;参合农民实际住院补偿比例由28.6%上升到57.5%。同时,对当年未住院但需常年诊疗的重症患者实行门诊慢性病补偿政策。三是提高大病救助额。将重大疾病病种由7种逐步增加至22种,补偿比例提高到70%。截止2015年底,全市已有10499患者享受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金额2871.41万元。

4、政府兜底,保障民生民利。一是加大财政投入。2012-2014年,全市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为9.28%。2015年,市级财政卫生总投入达1.14亿元。二是实行基金预付。变后付制为预付制,每年首月预付不少于当年预算额50%的周转金,缓解医院资金垫付压力。三是调整补偿政策,在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的基础上全面理顺服务价格。合理提高医院诊疗、护理、手术等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2809项,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价格和实验室检查费769项。通过“一升一降”,实现了“结构调整、总量控制、不增加患者负担”的目标。

5、上托下联,加快集团运作。一方面,向上借力发展。将市人民医院交武大人民医院整体托管,免费为我市培养专业人才,指导开展新业务、新技术;长期下派医学专家到医院相应科室担任第一主任,每两周派一批专家来医院义诊、讲学和手术。另一方面,向下联合发展。依托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优势资源组建了2个医疗集团,集团内实行资源配置、业务发展、人才培养、财务管理、绩效考评、医改进度、资金调度“七统一”的管理模式。目前,两大医疗集团竞相发展,良性运行。

6、配套改革,激发内部活力。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整体托管后的市人民医院实行管委会负责制,管委会主任由武大人民医院院长担任,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医院院长由武大人民医院派出,全面负责医院经营管理。二是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统一的绩效考评制度,严格各内部财务管理,推进行管服务大科室改革,年节约运营成本170余万元。三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重点压缩工勤岗位。四是优化内部绩效管理。将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倾斜,临床科室主任和高层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由市政府牵头组织考核专班对试点医院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

7、分级诊疗,缓解看病难题。一方面,强化医疗集团分工协作。以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为龙头,组建“1+5”模式的紧密型医疗集团,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就医模式。另一方面,积极推动配套惠民服务。组织开展乡村和社区医生与辖区内居民进行签约服务,采取网格化管理,方便居民基层首诊。

8、扩规壮体,推动跨越发展。市人民医院按照“满负荷经营老院区、超常规开拓新院区”的思路,以创三甲、建中南地区一流县级综合医院为目标,在南湖新区征地576亩,启动了新院区建设。市中医院投入8000多万元进行全面改造,顺利通过了国家三级中医院评审。推进市妇幼保健院与市计生站整合,成立钟祥市儿童医院,并与人福医药达成合作框架协议,计划5年内将市儿童医院建设成为集医疗、妇幼保健、计生服务、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医院。 

三、创新驱动,在深层探索上奋发图强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 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仍然存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高端人才不足、财力投入不足等问题,特别是药价依然偏高的问题,成为深化医疗改革的巨大障碍。下一阶段,我们将着力深化四项改革:

一是完善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政府办医的主体责任,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硬件投入;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规范医院诊疗行为;进一步明确改革责任,整合医疗、医药、医保等部门职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二是完善医药体系。制定药品采购目录,实行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委托信誉好、有资质的企业,带量采购,集中配送,进一步降低药价。同时,建议上级加强源头治理,严格执行药品流通差价率核算标准,加大对药品流通领域的价格监管,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让药品价格回归理性。

三是完善考评体系。建立以服务质量、工作效率为核心,以岗位责任制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激励机制,落实向能者倾斜、向一线倾斜、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同时建立科学完善的公立医院综合考评体系,引导广大医务人员主动关心、自觉参与医院管理。

四是推进分级诊疗。加强紧密性医疗联合体建设,鼓励县级医院与下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下流动,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康复治疗;推行家庭医生基层签约服务,完善城乡家庭和社区医疗、健康评估与咨询等服务,确保小病、常见病在基层治疗,从源头上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