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观楚台
网约车市场竞争新格局
2018-01-21 09:52:09   来源:今日湖北

□本刊记者/贾冰

 

35.jpg 

长久以来,作为国内网约车软件的两大巨头,滴滴和优步在短时间内,用“低价”“补贴”“红包”的方式迅速占领市场,而大量乘客用户从中坐享“渔翁之利”。

8月1日,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中国的消息正式公布,两家占据中国专车市场超九成份额。虽然合并后两者同时宣布,它们之前的补贴措施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但消息传出近一个月后的今天我们看到,“提价降补贴”已成事实,部分网约车涨幅达到两倍。除了涨价,网约车司机收入锐减,网约车平台乱象丛生,让不少用户逐渐“逃离”。

36.jpg 

滴滴优步合并争议不断 

有优步司机表示,2015年下半年的奖励规定还是12单奖励150元,到了2016年年初,12单奖励降低到60元,再到今年5月份左右,12单奖励则只有40元。

除了客户端的涨价和司机端收入的减少,滴滴优步合并后,有业内人士质疑这场合并将让中国打车软件市场90%的份额集中到一个主体之下,或涉嫌垄断。

8月17日,商务部回应称,经营者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计算营业额后依法申报。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表示,经营者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计算营业额后依法申报,如果达到申报标准,经营者未依法事先向商务部申报而实施集中,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规定》第四条,经营集中未达到第三条规定的申报标准,但按照规定程序收集的事实和证据表明该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商务部应当依法进行调查。”沈丹阳说。

此前商务部也曾对滴滴优步中国合并事件给予回应,商务部方面表示,尚未收到滴滴和优步中国相关交易的经营者集中申报,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必须申报。

针对质疑,滴滴出行此前对此回应称,目前滴滴和优步中国均未实现盈利,且优步中国在上一个会计年度营业额没有达到申报标准。

因此按照《反垄断法》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不需要事先向有关部门申报,并将与相关部门保持积极顺畅的沟通。 

司机成本增加补贴却减少 

“姑娘,你们最近打车是贵了还是便宜了?”乘客小范前脚刚上车,滴滴司机李师傅就向她盘问了起来。

其实,李师傅并不是真的想知道乘客打车贵还是便宜,而是最近他发现,由于系统对司机补贴规则的变化,自己原本每天开专车8小时就能赚到的钱,现在需要连跑十多个小时才能赚得下来。他想知道,过去吸引大伙儿奔向专车市场的那块“肥肉”,现在上哪儿去了?

司机靠跑单从滴滴获取奖励的额度也不断缩水,“以前拉10单活儿能奖100元,后来变成了奖40,最近已经只奖30了。”李师傅说。

“专车总比开出租赚得多吧?毕竟没有那么高的份子钱。”最近,每当有人和优步司机金师傅聊起这事,都会激起他一肚子的牢骚。

三个月前,因为听说开专车赚钱不少,金师傅专门买了辆车,放弃本职工作当起了专职优步司机。头一个月就净赚一万五。“那会儿手机上一打开优步就是全城飘红。”他所说的“飘红”,是指优步会对用车需求较高区域给予车费“翻倍”奖励,哪个区域翻倍,这个区域在司机端就会显示成红色。

而这两周打开手机,金师傅却几乎找不着这样的翻倍区了。与此伴随的,是自己接单量和收入的直线下降,接单量和流水比几个月前少了近三分之一。

“出租司机至少车不是自己出吧,我们搭上折旧费、保养费、自己上保险,比人家强不了多少。”金师傅算起账来。由于车辆是自己购置,他每天的出车成本还要加上一笔数额不小的折旧费。

前几天,滴滴调整了司机端的计费显示方式,20%的服务费抽成不再在司机的页面显示。但多位司机告诉记者,实际算下来,每单跑下来获得的收入里被平台扣掉的仍然有20%。扣掉折旧、保养费、服务费、保险费,在李师傅看来,现在开专车司机能落下的净收入,不比出租车高出多少。行业大洗牌后这比例是增还是减,目前还是未知数。

成本在攀升的同时补贴却在减少。滴滴出行和优步的负责人在没合并前就在各种场合放出“补贴不是长久之计”“我们会逐步放缓补贴力度”的信号。风吹来,司机们都感受到寒意了。 

乘客车费暗涨折扣下降 

网约车之所以受到消费者青睐,便宜实惠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原因。对于很多乘客来说,2014年出现的网约车红包大战至今还历历在目,很多乘客出门乘坐网约车的习惯也是从那时前开始培养的。

而时至今日,有乘客感慨,网约车的羊毛是越来越难“薅”了。不少乘客发现,网约车的价格涨上去了,代金券送得少了、优惠力度小了。

根据一名用户的记录,优步在武汉高峰期的折扣从8个月前的8元降至目前的1.4元左右。这意味着今年5月只需要花费8元即可完成的订单,现在大约需要13元。神州网约车的用户则表示,他们目前只能享受“充100送20”的优惠,而今年早些时候则是“充100送100”。

“未来巡游出租车、网约车两种业态肯定是差异化经营,网约车价格不会再那么优惠。”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普通乘客,未来出行首选地铁、公交这类公共交通工具,也许是最经济实惠的方式。

另外,专家也建议,如果乘客们还是想要选择网约车出行,记住这两个小贴士可能可以享受到较低的价格:面对上下班或者节假日等提前预知的出行时,提前约车可能可以避免临时溢价翻倍的情况;如果时间比较充裕,乘客还可以选择拼车。

兼职车面临大量退出

上下班路上开车跑几单,让私家车流动起来,把车上的空位分享给需要的人——兼职司机一直是滴滴、优步等互联网约车公司奉为圭臬的“共享经济”的重要体现。

不过,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预测,这种以兼职司机为主的共享模式,很可能在逐渐遭遇边缘化。

“网约车发展,前两个阶段,首先是司机、乘客双向补贴,然后是单向补贴司机。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目前这个阶段,主要补贴半专业司机,指望兼职赚钱的司机会慢慢退出。第四个阶段,只有职业司机为其服务,交份子钱、替平台赚钱。”电商观察家鲁振旺对滴滴的补贴策略作出了这样的预测。

今年4月起,滴滴在北京、广州、深圳、武汉和成都五个城市招募10万名专营司机的消息传出。符合条件的司机缴纳2万元保证金后可领取一辆汽车参与到滴滴平台上进行运营。在这两年的绑定期满后,司机可以选择要回保证金,也可以将车过户到自己名下。事实上,这也正是通过平台投入车辆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平台自营车主。

尽管经营方并未表态将把重点向自营司机倾斜,在线下,兼职司机们却从实际收到的补贴规则变化上嗅出了端倪。“以前拉几单就有奖励,现在你不全职跑根本拿不到奖励。”李师傅说。

与过去相比有所减少的订单量,也让他们产生了平台正向自营司机倾斜的担忧。“以前只要打开接单选项,一单接一单不断趟,现在跑完一单之后,一二十分钟闲着接不上单是常事,不会把单优先派给自营司机了吧?”一位兼职司机抱怨。

即将实施的网约车新政,也给互联网专车市场的“共享”模式带来了一丝不确定性。“我就是上下班路上拉几单,如果还需要办证件才能跑的话,那太麻烦了。”家住东西湖,工作在汉阳的兼职车主彭女士说。

基于这一背景,人们不免担忧,如果滴滴、优步、易到等平台上那些每天只拉几单的兼职车主大量退出,只剩下平台自营车辆和自营司机,那么共享经济模式也将面临极大的考验。

而如此发展,网约车也可能逐渐成为下一个“出租车公司”。 

新政落地前专车仍属“黑车” 

网约车新政发布尚未“满月”,各地仍在研究制定落地细则,在细则出台之前,有地方交通执法部门表示,仍会查处非法营运的网约车。8月24日,武汉交通执法总队第五执法大队在对黑车联合执法时透露,目前武汉网约车细则尚未落地,私家车从事网约车工作仍算“黑车”,将面临2万以下罚款。

记者接触多名网约车驾驶员获悉,武汉市出台实施细则之前,他们依然不敢贸然到机场和火车站拉客。“还会罚,前两天我们群还有人在机场被罚了2000。”一名滴滴专车的司机告诉记者,车队也没给出明确的态度,车站机场到底能不能去,只是告诉大家新政策支持专车合法化。

2016年7月底,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公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私家车符合条件通过合法程序可转化为网约车运营。

《2016-2021年中国出租车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按照交通运输部要求,各城市将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其中将对车辆的准入以及服务等方面提出符合城市交通特点的具体要求。网约车新政将于11月1日起实施,所以各地的实施细则有望在这个时间前出台。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