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网讯(通讯员胡祎)“原以为支教仅仅是去改变别人,其实最后被改变更是我们自己。”这是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大三学生林振从大别山支教回来给学弟学妹们讲得第一句话。
林振来自北京,今年6月22日放暑假后,他就背起行囊跟随大别山支教团前往孝感市大悟县偏远山区的小学支教了,“跟父母商量好了,这个暑假我要在外面锻炼一下自己”。
7月11日,刚刚到达支教点,持续的高温天气让这些90后小伙整夜无法入眠,不少志愿者被蚊虫叮咬,导致皮肤过敏,满身开始长疹子。为了应对这个难题,志愿者们开始上山采药,认药、分嫩老、清理杂叶、清洗、曝晒、泡,这也让从小生活在大城市的林振切实感受到了山区环境的艰苦。
彭河小学是支教团今年刚刚确立的支教点,刚开始由于对支教团不太了解,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去镇上补课,支教团招生比较困难。后来,支教团分为几支队伍,用了2天时间下乡宣传,走访了11个村子,贴海报、喊喇叭,介绍他们的支教活动。经过两天的努力,报名学生从第一天的12人增加到后来的122人,甚至到最后因为条件限制不得不婉拒一些家长和孩子。
据了解,这些城里来的大学生,不仅辅导孩子们数学、英语等课内知识,还给孩子们开设了表达、兴趣等课程。每天早晨,支教团都鼓励孩子们总结前一天的学习收获或者表演节目;兴趣课上,大学生们教孩子们手绘、制作航模;实践课上,大学生和孩子们一起在户外进行团队游戏;支教团还组织了合唱比赛和服装设计大赛暨T台秀表演等。林振说,他上的是科学课和表达课,这里的孩子大都比较内向,而且对山外面的世界认识很少,我们大学生主要就是帮助他们树立走出大山的信心。
几个志愿者还曾因为学生打架事件,对处理结果意见不和,发生争执,但他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是太认真,太投入。这样的探讨与争执也让他们意识到包容与理解的重要性。
“不仅是我们教会了孩子知识,孩子也教会了我们许多”,林振回忆说,8月15日的上午,办公室太热,我坐楼梯上改学生作业,突然有阵阵凉风,感觉很舒服,大概过了10分钟,一转头,“老师你看你头上都是汗,我就帮你扇扇...”一个稚嫩的脸庞出现在身后,这一幕至今回忆起来林振都备受温暖。虽然现在回到了学校,但是他仍然牵挂着那里的孩子。他告诉记者这个暑假自己改变了很多,瘦了6斤、学会了采药、、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懂得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