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档案:
武汉中东磷业科技有限公司(原武汉市中东化工有限公司),于2004年底在收购原新洲磷肥厂有效资产的基础上,新增投资7亿元成立的综合型企业。公司时刻以“百年中东,创新中东”为美好远景,秉承“以人为本,精益求精”的核心价值观,发扬“传承、超越、创新、自强”的企业精神,坚持“把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之本,把客户满意作为企业的至高追求”的质量理念,践行“造福社会,共创辉煌”的崇高使命,致力于打造化肥行业的“百年老店”,为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公司“龙王”牌系列复合肥于2011年获“湖北省著名商标”,并于2012年认定为“第十一届(2010-2011年度)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连续四年被武汉市工商管理局评为“武汉市信用企业”;“中东”牌系列复合肥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金奖”,于2007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稳居行业前三。2015年,公司连续七次入围“武汉市百强企业”、第三次被评为“武汉市优秀民营企业”。为更好的回报和服务社会,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每年捐助近50万元。
人物档案:
刘志强,武汉中东磷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7年起入选新洲区政协委员(现任新洲区政协常委);
2008年,被中共武汉新洲区委员会、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创业者”;
2009年,被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评为“劳动模范”,被武汉企业联合会、武汉企业家协会、武汉广播电视局、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评为2007-2008年度“武汉市明星企业家”;
2010年,被武汉市新洲区政协委员会评为“为社会办好事、做实事先进个人”;
2011年,荣获“十佳优秀企业家”称号,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授予武汉市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
2012年,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2013年,被评为首届“湖北省十大民营企业家”荣誉称号,被武汉市委宣传部授予“2012年度三农经济领军人物”;
2015年,武汉企业联合会、武汉企业家协会、武汉市工商业联合会授予“2013-2014年度优秀企业家”称号;
2016年,入选中国硫酸工业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今日湖北网讯(东方)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武汉中东磷业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规范各部门工作,实现了产品品质、企业效益的不断提升。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刘志强在认真总结中东磷业十二五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形式和行业发展态势,明确了中东磷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怀着“上替政府分忧,下为员工谋利”的高度责任感,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方针为指导,积极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创造社会财富、服务奉献社会。带着对这位勤勤恳恳、专心致志的富二代的好奇,记者来到了位于武汉阳逻的中东磷业,与80后的刘志强总经理进行了愉快的交流。
记 者:据了解您是一个富二代,原本可以无须蛮拼,好好享受幸福生活。但您为了企业发展,每天早起晚睡,大小事情都要过问。请问是什么样的精神使您如此亲力亲为?
刘志强:家庭中父辈都有勤奋工作的习惯,小时候就跟着父辈们在工厂里面转,会自然而然地就受到这种家庭氛围的影响;加上中国人子承父业、实现产业延续的传统,从我上大学选择专业开始,就会从企业的需要去考虑;老家江苏那边是以实体经济居多,源于实体企业的这种24小时不停工、高强度工作负荷的工业体系特点,逐步也就养成了这种凡事努力学好学精、亲力亲为的工作习惯。总之是受到家庭环境、行业特点、实体经济需要等方面的影响。
记 者:中东磷业作为传统的农业化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请问有什么独到之处吗?
刘志强:首先,我认为对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不可或缺,我们公司是“以人为本,精益求精”的文化理念,它能对企业发展产生正面引导的积极作用,同时它也是规范生产行为的核心理念,而规范就是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其次,公司管理人员的领导理念、做事方法也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我们的做法是:领导关心下属,对事负责,以身作则,归于一个词——敬业。另外,在我看来,“术业有专攻”这句话说的特别正确。我们总公司在1986年创立,三十年来专业研究化肥、服务三农,“专一”是我们的特点,也是我们能够发展壮大的优势,从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视重工业发展,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实现化肥的增产、农民的增收,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生产好化肥、更好地服务农业。
记 者:国家对于农业发展非常重视并出台了很多政策,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的扶持是分不开的。身为企业家,我们应感恩党和政府,请谈谈您的亲身感受。
刘志强:中国是农业大国,国家十分重视“三农”经济,我们是政策的受益者,赶上了好的时代。中东磷业是在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建立的,有国家政策的扶持,有当地政府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的优势,前期享受了当地政府的电价优惠、产品免收增值税、运价补贴和研发方面的补贴,帮助企业更好的生存、发展。如今国家已经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用市场杠杠作为调剂手段,我们也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要求,努力适应市场,以国际眼光要求自己,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经营模式,让公司发展得更好。
记 者:从2005年到现在,根据数据显示,贵公司在资产、产量、产值上都保持着稳定增长,请问您是如何实现企业较快而持续的发展呢?
刘志强:首先我们中东公司起步早,1986年就在江苏开始做化肥生产,2000年有了很好的品牌效应、销售渠道和稳定的客户群;其次,我们赶上了行业的高速发展期,从2000年开始的10年间,一直处于化肥行业的快速发展期,武汉中东磷业在此期间建设、发展,进步巨大;最后,我们会不断去适应市场,跟着市场经济变化而变化,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营销模式等。
记 者:近些年很多传统行业呈现产能过剩,对此,中东磷业有什么规划和战略目标吗?
刘志强:是的,这几年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很严重,但是我们公司对行业发展方向和节奏的把握比较准确,提前有了规划,在产能过剩和行业走下坡路的时候提前改变了产品结构。化肥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但我国的化肥需求量相对稳定,质量要求正逐步由低端向高端过渡。中东磷业将主要产品分为低、中、高三个档次,现在我们主要加大高端产品的研发,通过技术积累、投资、研发来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逐步实现从复合肥料到生态肥料(环保肥料)的转变。在“十二五”期间,公司派专业人员去美国、以色列考察环保肥料技术,回来后和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共同研发出了一种新产品“绿聚能”,可以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实现农户的增产增收,“绿聚能”高端产品近两年的市场销量基本上实现了逐年翻翻。所以,在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技术实现了更新换代,不断开发出新的符合国家发展方向、农民切实需求的产品。
记 者:经济效益是企业的追求,同时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的担当,请您谈谈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看法。
刘志强:我们当然是力所能及的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在近期的水灾中,我就亲自带队组织厂内员工到涨渡湖抗洪抢险一线参与抗灾,给受灾群众提供物资和救助;日常也会积极参加公益和慈善活动、造福地方人民,例如帮助修建龙口大桥至龙口村道路、给新洲区贫困大学生捐款、帮助残疾人就业等等。同时,我个人认为,发展工业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主要方式,因为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它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机会,给无数员工群众提供生活的保障;作为开放型企业,我们招收了大量周边村镇的农民工,经过在企业内系统性的培训和工业化的生产实践,在人才流动过程中为地方培养了大量的产业化工人,我们每年也会招收大量应往届大学生,不仅做好内部的人才储备,而且也是为社会培养大批的实用型人才。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企业能够实现盈利并长期生存是企业家的最大追求,我们只有尽力生存下去,才能尽好应尽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一直坚持一个观念:努力将企业做强做大就是最大的社会贡献!
记 者:作为一位优秀的企业家,您认为加入商会这样的社团组织对企业有哪些作用?
刘志强:江苏商会是一个集合了在湖北的江苏籍企业家的平台,给了我们一种归属感和依靠。商会为会员企业提供了与政府沟通交流的平台和畅通的宣传渠道,将会员企业放在相对高端的平台上展示给社会各界;商会展示了我们家乡的文化理念、文化氛围和精神面貌;商会企业抱团发展,更容易得到当地的认可,也便于后来的江苏企业在湖北的发展;商会会员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互相帮助、互惠互利,能有效解决会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
记 者:见到您的第一眼就发现您穿的是厂区制服,作为高层经营管理者,您一直都这样吗?
刘志强:这是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也不能例外,必须以身作则,而且一般情况我早上都会到生产岗位去看看,只要进生产厂区就一定会戴安全帽、穿工作服、换劳保鞋,作为化工企业,必须时时刻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编后语:作为一名80后的富二代,刘志强身上没有丝毫骄纵、张狂的影子,反而更像是一个工作努力、脚踏实地、专心致志、积极奋进的创业者,或许这也是他能够获得今天成就的原因。在他入主中东磷业十年后,公司的资产、产值变成创业之初的数十倍,一跃成为“武汉市双百强企业”、成为武汉市新洲区最大的一家民营企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功永远属于勤奋的人,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希望刘志强的故事能够让大家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