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观楚台
肩负时代使命 强化责任担当
2018-01-21 09:51:02   来源:未知

积极引领大城新区华丽蝶变

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政府区长   汪元程


  近年来,伍家岗区立足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核心区、主战场、增长极的使命定位,强化责任担当,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奋力推进大城新区建设,涅槃腾飞、率先跨越,积极引领宜昌大城新区华丽蝶变,全区经济实力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稳居城区首位。2015年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3亿元,年均增长17.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27亿元,年均增长70.2 %,收入总量排名城区第一、全市第五。固定资产投资203.4亿元,年均增长30.6%。规模工业增加值43亿元,年均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8亿元,年均增长14.7%。出口总额2.57亿美元,年均增长14.3%。分别是“十一五”期末的2.2倍、14.3倍、3.8倍、2.6倍、2倍、1.9倍。


15.jpg

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政府区长汪元程(右一)


  一、着力推进城乡统筹,新区魅力有力彰显

  伍家岗区始终用后现代理念推进城乡绿色发展,坚持服务新区与改造旧城并举,开发与保护并进,建设与管理并重,突出路网、公建、安置、生态先行,经营城市能力显著提升。

  服务新区卓有成效。坚持以服务新区为己任,高质量完成新区东站片区征迁任务,宜昌新区“三年出形象”目标如期实现,开启新区时代。累计完成供地3.8万余亩,搬迁居民2.2万余户、企事业单位514家。开发各类地产2503万平方米。累计开工建设村民安置房178万平方米,竣工110万平方米,交付使用9725套。26个城乡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城市骨架不断拓展。宜昌东站建成投入使用,开通动车116列,高质量组织水公铁空联运,顺利迈入高铁时代。东山大道BRT项目荣膺“世界可持续交通奖”。东站路、东艳路、中南路、合益路等28条主次干道建成通车,总里长61公里。

  城市形象展露新颜。市规划展览馆、运河公园、柏临河湿地公园一、二标段建成开放,城东公园、求雨台公园、求索广场加快建设。完成了281栋临街建筑物的立面整治。改造杂居小区19个,新安装杂居小区了路灯500盏。拆违 15万平方米。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实施“绿满伍家”行动,植绿173万株,新增绿地面积 105万平方米。按期关停安能热电,完成“煤改气”3万余户,淘汰黄标车3734辆。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城市管理最佳城区。全力推进文明创建,为宜昌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二、着力促进转型升级,竞争优势更加突出

  坚持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以产业提升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期末的1.1:29.9:69调整为0.3:25.7:74,结构更加优化。

  工业经济迅速壮大,都市工业集聚发展。规模工业企业新增23家,达到48家;实现产值132.2亿元,年均增长18.1%。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5家,达到23家,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5%以上。安琪酵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全市首获长江质量奖,入选省十佳科技创新企业。中南橡胶、燕狮科技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快速成长,机电装备产业集群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增4个中国驰名商标、11个省著名商标。湖北伍家岗工业园“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初具雏形,争取2500亩拓展园区,共同、共升经济园成为宜昌高新区产业基地。

#p#分页标题#e#

  第三产业异军突起,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8亿元,年均增长18%。我区被纳入全省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东站物流园成为全省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总投资150亿元、占地760亩、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高328米的中建•宜昌之星开工建设,将成为宜昌城市新地标。三峡物流园进驻物流企业84家、经营户2500家,年交易额首次突破200亿元,成为鄂西渝东最大物流基地。鑫鼎汽配机电城、香山•福久源综合体、宜昌国际汽车博览中心一期建成开业。月星国际城、新华广场、兴发广场、东站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安琪E家、九州通等电商企业发展壮大。南玻集团、紫云铁路等企业总部落户,金江银座、万达SOHO、首信财富、福江铭座成为全市知名总部楼宇。皇冠假日成为我区首家五星级酒店,喜来登、铂尔曼、万豪等知名酒店进驻,星级酒店、快捷酒店新增202家,达到251家。万达新航线、交运国旅成功落户,龙盘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基本建成,万达广场成为全省旅游名街。五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武汉农商行、华夏银行、渤海银行等5家区域性银行总部落户,交运集团、湖北益通成功上市。全面完成13家菜市场新建改造任务。

  转型发展农村经济,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现由土地出租向工业园、大市场、商务区的转型发展。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24.9亿元,是“十一五”期末的 5.8倍,年均增长42.1%。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589万元,村平349万元。争取固化村级留用地3100亩。南灵片区生态性开发启动。民大农牧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动力不断激活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激发和释放发展活力。

  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牢牢把握“简政放权、提质增效、优化服务”改革重点,扎实推进各项审改工作,促进创新创业,着力建设审批规范、效率提升、服务优化、活力倍增的发展环境。积极承接省、市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成立区政务服务中心,入驻17个部门、130项服务事项,公布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目录、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有序推进机构改革。组建新区办、建管办、东站办、征收办,“四大管理平台”高效运行,推动服务新区、安置房建设、东站综合管理、国有土地房屋征收等工作有效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立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居民健康水平、人口均衡发展水平、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主动适应全市城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区城市管理局,推进街乡城管中队责权下放,“大城管”格局形成。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公建项目建设,全民健身中心项目成功引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安置房代建融资平台建设,成立伍家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安置房建设全面提速。

  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建成宝塔河、伍家岗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全面建立“村社并行”新机制,新设立城市社区6个、农村社区16个,网格化管理实现城乡全覆盖。加强基层自治能力建设,全市首家社会组织公益园建成开园,首批28家社会组织入园孵化。


  四、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群众期待积极回应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项事业长足进步,荣获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社会化养老服务示范区等7项国家级荣誉,省民政工作先进区、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省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13项省级荣誉。

  财政支出更加倾向民生投入。五年财政民生类投入25.8亿元,是“十一五”的4.7倍,年均增长35.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8952元,年均增长13.2%。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出台被征地农民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建成,青年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全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张家店社区成为全市首家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累计城镇新增就业4.9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累计新增 3.5 万人次。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顺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轨运行,惠及农民8814人。在全省率先推进农村残疾人生活补助制度,在全市率先发放高龄津贴。五年发放低保金1.81亿元。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8个。

  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长足进步。建设社区成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承接全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5所下放初中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完成5所小学改扩建和市十七中迁建、龙盘湖国际学校新建工程。15所中小学通过市现代化学校评估验收。中心幼儿园成为省级示范幼儿园。《宜昌民俗志•伍家岗卷》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伍家龙狮”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品牌。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成功举办。全民健身中心一期建成。中心医院门诊急诊楼、仁和医院医技楼竣工,白沙路、杨岔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全国、全省示范。全面完成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发放计生奖励资金2100万元。移民后扶政策全面落实,顺利通过三峡外迁移民安置国家终验。全面启动精准扶贫。对口支援西藏加查县冷达乡、长阳大堰乡、五峰傅家堰乡取得新成效。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