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寒冰
受暴雨的影响,蔬菜市场价格呈现上涨趋势,为平抑蔬菜市场价格,保障蔬菜市场供应,武汉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城郊范围内对4个蔬菜品种实行“限价销售”。
指定包菜、白萝卜、土豆、冬瓜4个品种为“限价销售”蔬菜品种,执行“限价销售”的门店4个蔬菜品种零售价格均不得高于1元/斤,“限价销售”的超市和蔬菜直通车每日“4个品种”总备货量不少于2000公斤,社区蔬菜便民店每日“4个品种”总备货量不少于1000公斤,同时确保全天营业时间内不缺货、不断档。
小东门菜场供应充足
蔬菜价格整体上涨
“豆角8元一斤,包菜4元一斤,价格比一个月前高出不少。”7月15日,住在后湖的市民张先生算了一笔账,同样一桌子菜,花的钱要多近四成。
记者走访南湖、岳家嘴、水果湖等地菜场了解到,与暴雨之前相比,大多数蔬菜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叶菜涨幅最高甚至翻了一番。物价部门相关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武汉截止7月25日蔬菜均价3.9元,比去年同期3.07元高出许多。
暴雨给菜老板带来的影响也不小。在南湖北苑市场卖菜的严女士告诉记者,因为摊位较高,暴雨并没有影响到摊位上的菜,但给她家菜地造成严重损失,大部分蔬菜被淹,尤其是叶子菜。“叶子菜不好保存,像白菜、苋菜这些,淹了就没了。”严女士说,暴雨前菜价基本稳定在两三元钱一斤,暴雨后差不多翻了一倍,连白菜价格都在每斤四五元之间波动。
主要经营肉类的刘女士说:“暴雨没有影响到肉价,但我的损失还是很大。”7月6日下暴雨时,积水漫过了刘女士摊位的柜台,冰箱因为长时间泡水报废了,冷藏柜也出了问题,损失达几千元。即便如此,刘女士称肉价没有太大变动。
刘女士隔壁主营粮油酱料的吴老板称,食用油的价格也基本保持不变,但因为店面渍水,放在地面的货物基本报废,损失惨重。
“江城菜价涨了,因为白沙洲菜市场淹了。”这几天这样的说法记者时有耳闻。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对白沙洲市场进行了探访。7月4日,白沙洲大市场门前,齐膝深的积水阻隔了进入的通道,记者无奈趟水进入市场。“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菜是来自云南、河南等地,本地郊菜供应很少。”白沙洲大市场信息中心主任王莉解释,本地近郊的蔬菜供应因为暴雨大量减产,好在由于信息扩散快、交通便捷,不少外地货源过来了。
据王莉介绍,目前每天蔬菜供应量3500多吨,尽管达不到之前4000吨至4500吨的水平,但日常供应能够确保。“八九成本地菜淹了,剩下一到两成这太阳一晒也没了。”白沙洲市场内一蔬菜商行负责人安卫彪表示,蔬菜泡了水,在高温天气里根本不经放,就连好菜都卖不掉。“基本上都是半休息状态了。”他无奈地表示,因为主营本地菜遭遇暴雨重创,除了一些常客靠调外地菜满足需求外,其他的业务能推就推。
随后记者一行辗转奔赴皇经堂集贸市场。来自东西湖的菜农毛大利脚下只有两堆苦瓜,他和旁边同行聊天打发着时间。毛大利告诉记者,往常卖5角到8角一斤的苦瓜,现在卖2元,涨了3倍。“八成苦瓜都淹死了,连秧苗都淹死了。”毛大利的朋友在一旁接腔。接下来,毛大利计划继续种一些白菜这样的快生菜,并实行套种计划,种苋菜的同时种苦瓜,希望能减少一点损失。
据皇经堂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5日的批发平均客单价为3.76元/公斤,去年同期是3.2元/公斤。本地菜因暴雨冲击仅有东西湖部分产地供应,批发价格更是翻了一番,综合外地蔬菜,该市场蔬菜整体批发价格较此轮降雨前涨了两至三成。
菜价持续高位
“一元菜”上架
在中商平价曙光店,记者看到“一元菜”已正式开卖。4个标着“0.99元”的价格标签格外醒目。7月13日早上8点半,“一元菜”摊位旁已围满了选购的市民,其他蔬菜摊位略显冷清。“这土豆便宜了一半,卖相也好。”家住附近的曲爹爹挑完土豆后,还买了不少冬瓜和包菜。他告诉记者,这段时间蔬菜的价格太高了,“现在外面菜场的土豆2块多一斤,昨天这超市的土豆还卖1.98块一斤。没想到今天真的降到了1块,这个政策出台得好。”
“今天一整天,我们已经往货架补了20几次货,后面切冬瓜的师傅手就没停过。”武商量贩珞瑜路店生鲜主管陈斌告诉记者,截至下午6点,店里每种特价菜销量在400斤,4种特价菜共销了1500斤左右。今早暴雨来袭,让“一元菜”销售量没有达到预期,未来几天销量至少上涨50%,周末可能会更多。陈斌说,超市已经备好充足的“一元菜”,并持续供给,保证20天内不断供。
#p#分页标题#e#
在超市里刚挑完土豆的陈爹爹告诉一旁的婆婆:“你看那旁边的花菜、苦瓜、丝瓜,哪个不是要三四块钱一斤啊?这土豆可以清炒又可以酸辣,能蒸能炸,几划算咧!”记者看到,限价蔬菜销售摊位上,蔬菜都比较新鲜,没有烂菜销售情况。
武昌区的中百仓储水果湖购物广场是150个限价销售点之一。购物广场的包菜、土豆、白萝卜、冬瓜这些限价蔬菜的柜台前人流涌动。
“土豆今天一天的销量已经达到了1000公斤,和平时相比销量至少翻了一番。其它的三个菜种也都比平时销量多出300公斤左右。”中百仓储水果湖购物广场负责农产品销售的李经理说。白天光土豆就进了接近2000斤,现在又准备进货。“这些限价蔬菜买的实在是太火爆了。”她感叹。
在中商平价光谷店里买菜的退休工人韩先生忙的不亦乐乎。他说,自己早上买了35斤,现在又过来买。“这个价格很合理,高了城市的人买不起,低了农民吃亏受苦。”他说。
“我光一上午就换上了十几次菜了。而且为了确保菜品的供应,每天主管和店长都会一整天进行巡视。”中百仓储光谷购物广场的菜场工作的徐女士说。
据了解,本次蔬菜“限价销售”时间暂定为2016年7月13日到7月22日,为期10天,由于受前期连续多轮强降雨导致大面积蔬菜基地受灾、菜价上涨影响,武汉市农委决定将限价销售的“一元菜”销售期限延长至8月1日。武汉市将在全市范围内的中百仓储、武商量贩、中商平价、家乐福、大润发五家大型超市和蔬菜便民店(蔬菜直通车)安排“市政府指定蔬菜限价销售点”150个。
多种措施进一步企稳
记者从武汉市农委获悉,武汉市已组织江夏、黄陂、蔡甸等城区抢种10万亩蔬菜。其中4万亩快生菜于7月底陆续上市,届时江城菜价将进一步企稳。
6月19日以来,特大持续强降雨使武汉农业基础设施受损,大面积农田受渍,畜舍倒塌,塘堰鱼池漫溢,全市所有涉农区都不同程度受灾。其中,30多万亩在园蔬菜绝收,供应短缺造成菜价上涨。为保证菜篮子保供稳价,武汉动员批发市场外购蔬菜,同时启动蔬菜“补贴限价销售”,在150个超市实行限价销售,限价品种每斤1元。
武汉市农委蔬菜专家朱林耀介绍,夏季武汉本地蔬菜一般占市场供应量六成左右。受降雨影响,7月初本地蔬菜占比一度下跌至两成。为确保供应,农技人员分赴各区指导农民抢种蔬菜10万亩,其中4万亩为快生菜。对快生菜,农委按每亩100元标准给予补助;6万亩其他蔬菜,按每亩50元标准给予补助。
据了解,10万亩抢种蔬菜平均亩产1500公斤到2000公斤,总产量15万吨到20万吨。武汉每天需求量6000吨左右,这批蔬菜可供应25天至30天,将有效平抑因暴雨造成的价格波动。
此外,为持续加大市场供应,武汉市白沙洲、四季美、皇经堂三大蔬菜批发市场采取免收进场费、包装费、过磅费和补贴购菜等方式,吸引外地蔬菜供应商进场交易。武汉市农委还派人到云南、山东、甘肃和省内宜昌、恩施等地组织货源,确保每天外采蔬菜1000吨以上。
7月22日,湖北省物价局显示,全省蔬菜价格较21日小幅回落,监测的13种蔬菜3涨10降。淡水鱼价格稳中有降,粮油价格稳定,猪肉价格跌多涨少,鸡蛋价格稳定。
监测显示,22日,13种蔬菜平均价格与21日比小幅下降,但降幅不大。记者了解到,13种蔬菜3涨10降,平均价格每斤2.53元,与21日相比均价下降0.78%。
与6月16日(入梅前监测日)相比,蔬菜平均价格上涨12.44%。其中,小白菜涨价71.13%,青椒涨价51.93%,黄瓜涨价34.94%,大白菜涨价25.83%,茄子涨价24.46%,豆角涨价22.48%,包菜涨价19.47%,芹菜涨价17.88%,萝卜涨价12.40%。
据气象部门预计,7月底前,全省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利于本地蔬菜抢种补种和外地蔬菜调运,预计蔬菜价格将持续小幅下降。
淡水鱼价格也呈现稳中有降趋势。22日,草鱼、胖头鱼、鲫鱼价格分别为每斤7.26元、7.41元、10.78元。与21日相比,草鱼价格持平,胖头鱼、鲫鱼价格分别下降0.27%、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