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观楚台
宜昌交通在洪灾中全力打通“生命线”
2018-01-21 09:50:33   来源:今日湖北网

7月以来,宜昌市连续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全市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灾情、险情。特别在7月18日晚到19日全天,入汛后第六轮强降雨再袭宜昌。五峰、当阳、夷陵、长阳、点军、秭归、远安、城区等地普降大暴雨,多地为特大暴雨。受强降雨影响,部分县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水毁严重,多条道路路基坍塌、挡墙垮塌、护栏损毁、道路局部中断,据统计有两条国道和两条省道水毁、23处国省、县乡道路因塌方、落石等原因造成运输中断。灾情就是命令,抢险压倒一切,交通部门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赶到灾情现场,核实灾情,拟订抢通方案组织抢险人员和设备,发扬交通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争分夺秒,连续作战,及时恢复中断交通,打通抢险救灾通道。

未雨绸缪,“五个确保”防大汛

宜昌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始终把汛期抢险抗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从今年4月起就开始部署全市交通运输系统防汛抗旱应急运输和保畅通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防汛抗灾指示要求,多次召开汛期安全专题会议,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提出了“五个确保”的目标,即:确保灾害造成的道路桥涵毁坏及时抢修,保障道路畅通;确保抢险救灾物质及时运输;确保抢险车辆、船舶及时调配;确保交通抢险车辆、船舶、抢险机械和操作人员合规适配;确保交通运输车船和工程施工等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各地各部门均认真完善了防汛抢险应急响应机制,提高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强化责任,分层细化明措施

宜昌市局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宏彦任组长,局领导班子为成员的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局直各单位明确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明确了应急抢险责任。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辖区内防汛抗旱交通运输,应急抢险和保畅通工作。各单位均建立健全了本单位防汛抢险机制和专班,加强防汛抢险期间的行业领导和组织工作。

启动预案,坐镇指挥在一线

18日强降雨以来,宜昌市交通运输局迅速启动应急响应,19日上午8时,市公路局副局长王亮即赶赴受灾严重的五峰县,协调当地做好道路抢通工作;19日12时,市公路局党委书记、局长丁庆荣受市局党组委托赶赴五峰县,督办当地交通公路部门防汛抢险工作;19日下午16时,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抗险救灾工作,迅速成立了由局党组成员带队的交通防汛抢险抗灾工作督导组和由交通工程技术骨干为主力的现场工作组,加强防汛抢险工作力度。会后,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宏彦当即赶赴五峰县,深入抢险救灾一线,有力指导工作开展。20日上午7时,4名局党组成员分别带领交通技术骨干力量,分别前往当阳市、夷陵区、秭归县、长阳县等地,指导各地公路交通抢险抗灾和抢通保畅工作,指导开展灾后重建,为受灾地区抢险救灾提供技术、设备支援。

多措并举,抢险救灾保畅通

7月18日灾情发生后后,宜昌市交通运输行业各部门多措并举,强化道路抢险保通工作。

宜昌市公路局紧急组织养护、路政人员成立抢险保畅专班,一方面在受损公路实行交通管制,一方面抢抓时间采取先抢通后修复的应急措施,连夜组织人员投入到抢险救灾第一线,动用静态爆破或机械破碎等技术手段连续奋战,全力清除坍方等障碍。7月18日至20日中午,累计投入抢险人员1191人次,挖土机10台次,装载机45台次,工程车89辆。

宜昌市港航局严格落实水上安全保障,自7月18日以来共投入防汛救灾人员78人次,出动防汛应急车辆15台次、调集海巡艇(执法艇)13艘次,成功转移受灾被困人员12人次,投入救援物资(砂土、草垫、编织袋、器具、救生设施等)8万元,防汛船舶储备运力18艘船,44581载重吨。

宜昌市运管局扎实做好道路运输防汛准备,落实防汛应急运力储备。全市共安排防汛应急运力650辆,其中客运汽车270辆、货运车辆380辆,省直接调用运力客车120辆,货车100辆。各运管机构还依托辖区内骨干道路客、货运企业组建了防汛抗旱应急保障专业车队。

宜昌市交通质监局严格落实汛期安全生产应急部署,成立3个防汛抢险抗灾工作组,点对点做好汛期安全值守工作。一方面加大对在建项目的监督检查频率,严格防汛应急预案和安全隐患排查;一方面按期上报应急处治报告和汛期安全生产周报,为确保在建项目安全度汛履职尽责。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