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观楚台
漂流季来临安全警钟长鸣
2018-01-21 09:50:29   来源:今日湖北

  □本刊记者/寒冰


  5月28日,广东省江门台山市端芬镇凤凰峡旅游区发生一起事故,游客漂流遇山洪袭击,致8人不幸死亡,6人获救。在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甚至看到了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互踢皮球‘的场面。这让夏季最热门的旅游项目漂流蒙上了阴影。

  今年是湖北省“忧于水”的一年,与水息息相关的漂流项目安全成为焦点。6月3日,湖北省旅游委发布信息,全省启动对漂流景区“最严格”一轮巡查,存在安全“死角”一律不许营业,而且在暴雨、山洪预警期间不得开漂。


1469594303602444.png

宜昌朝天吼漂流

  漂流景区迎“最严”安检

  4月11日,湖北省旅游委与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A级旅游景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景区地质灾害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

  6月1日,针对部分省市出现的漂流安全事故和湖北省正值汛期暴雨多发的实际情况,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副省长甘荣坤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加强全省漂流景区安全监管工作。

  据省旅游委统计,湖北省目前正常经营的漂流景区共44家,主要分布在宜昌、黄冈、咸宁、恩施等地,规模大小和经营状况不尽相同。自启动第三轮巡查以来,对全省漂流景区已摸排过半,并暂时关停其中两家。

  “此前,全省各市、县两级旅游及相关部门已对各地漂流景区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督察检查,已暂停有安全隐患的部分漂流景区,并对部分景区下达整改通知书,在规定期限内不能达标的就不能开业。”湖北省旅游委监督管理处处长高晴说,她正在宜昌某景区一线开展安全检查,“这次部门联合督查力度非常大,对全省漂流景区逐一排查,已排查过半了,各景区也高度重视,确实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

  对于现场检查的漂流景区,联合巡视组都要填写一张《2016全省漂流旅游项目安全隐患排查督导检查登记表》,详细列明当地自查和联合检查组的检查意见。在联合巡视组提供的襄阳市南漳县龙王峡漂流景区表格上看到,该景村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安全人员、救生员未进行系统培训,未办理证书(省体育局);拦水坝脚及下游护坡有冲刷现象(省水利厅);景区有3辆游客转运车运营资质未核定(省交通厅);无审批部门、项目未经安全评估、应急预案不完善(省旅游委)。巡视组组合议决定,暂停漂流,要求对以上问题整改到位,经当地政府部门审批并报省巡视组备案后方可运营。

  “有的景区看似只是一些标识标牌不全、皮伐艇存放不当、应急预案不全等小问题,但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小事可能酿大祸,因此,我们要检查从严,整改从严,绝不能心存侥幸。”高晴说。

  为把重大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湖北提出三条“铁律”进一步落实漂流安全工作。一是全面排查漂流景区安全隐患,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漂流企业,要坚决停业整治,凡是整改不合格、隐患没有排除的一律不得营运;二是把暴雨汛期漂流景区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凡是暴雨、山洪预警和发生期间,漂流景区一律不得开展漂流项目;三是切实加强值班值守,严格落实主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要求领导干部坚持在岗带班,确保信息畅通、反应敏捷、处理果断、化解及时,凡是因为玩忽职守、处置上报不及时造成重大影响和人员伤亡安全责任事故的,一律倒查责任,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我们将以漂流景区为重点区域、以端午节和汛期为主要时段,举一反三,全面开展旅游安全隐患排查,消除各类旅游安全隐患,增强旅游安全保障能力,对旅游安全常抓不懈。”湖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周正素说。


1469594332557390.png

漂流季

  曾被誉为“流动印钞机”

  漂流行业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为“流动的印钞机”,虽然只赚一季钱,省内不少规模漂流景区年收入过千万元。中国国旅(武汉)国际旅行社相关负责人李忠凯介绍,一些去年还在武汉市场宣传揽客的漂流线路,今年已经不见踪影。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漂流行业粗放式扩张期已到头,一批“吃漂流饭”的线路,将有可能在行业洗牌中被淘汰。

  李忠凯告诉记者,2010年和2011年,湖北省内扎堆出现十几家新开的漂流线路,旅行社踩线都安排不过来。他表示,前些年漂流景区还比较少,只要有漂流,就有人来,一些小景区搭几个棚子,买几条艇,招几个工作人员就开漂。

  九畹溪漂流作为我省最早开发的一批漂流景区,今年五月底“开漂”便十分火爆。“端午节当天就有一千多人来漂流。”九畹溪漂流景区市场部负责人殷女士告诉记者,该景区从前设计的日接待量最高是八千人,去年景区进行了提档升级,增加了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日接待量能达万余人。

  对此,有业内人士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按门票180元计算,日接待量1万人,一天仅门票收益就有180万元,除去修筑水坝、清理河道、安全维护、运输费及人工费等成本,一天的利润最高能达到百万元。湖北省旅游协会调查数据显示,宜昌九畹溪、宜昌杨家溪、黄冈英山九龙大峡谷、恩施巴东神农溪4个景区年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均分别超过15万人次和千万元。

  据李忠凯介绍,近两年省内新开的线路比较少,而有些线路甚至昙花一现,做了一两年就关停了。“漂流因为季节性强,只能赚一季钱,只有加大投入宣传才能招揽来游客,成本增加后,一些小景区就扛不住了。”

  英山的张凡几年前在离县城不远处开发一个漂流项目,但开业后一直没有达到投资预期,近两年周边七八个漂流项目扎堆,竞争加剧,让他干着急。每年只有夏季两个多月适合漂流,其余9多个月他只能望着河道干瞪眼。

  整个漂流景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项目于2009年建设,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完善了漂流景区相关配套设施,包括修建一座蓄水大坝、疏通河道、建设配套设施等。2010年夏季开业后,当年就吸引了上万名游客漂流。

  尽管这是当地最早开发的漂流项目,但随后几年令张凡想不到的事情接连而来。先是碰上雨水多,随后遇到夏季干旱。今年夏季的高温天气短,这种“靠天吃饭”的漂流运动,天气因素直接影响漂流的旅游营收。“开业这几年,项目只能勉强保本运营,距离收回投资尚早。”张凡说。

  张凡说,漂流除了看老天脸色外,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更大。近年,随着武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大别山地区交通状况大幅改善,带动了当地旅游开发,其中漂流开发最为火爆。截至今年仅英山县就有七八个漂流项目扎堆,再加上罗田、黄梅等地,黄冈地区就有15个漂流项目。

  因漂流景区遍地开花,漂流产品同质化严重,大家生存都很艰难,“今年夏季气温不高,人气不旺,整个黄冈地区的漂流几乎都在亏损。”

  一进入9月,张凡的漂流就要歇业,但项目的运转还在继续开支,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场地和河道租金等等。“每年就7、8月份有营收,其余月份只出不进,如何才能撑过这么长的歇业期呢?”他望着哗哗流淌的河道直犯愁。


  主业副业“两条腿”走路

  据了解,今年天气忽冷忽热加上雨水多,是导致漂流景区生意清淡的主要原因。“本来双休生意好,但现在每逢双休就强降雨。从4月到现在,天气基本都是刚一开始热就下雨降温,而且还是大暴雨,这对漂流行业影响很大。”九畹溪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漂流和温泉一样,季节性很强,也都是在湖北最具代表性的、竞争最惨烈的水资源类开发项目。漂流项目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壮大主业,盘活副业。

  漂流的歇业期长达10个月,主业漂流收入为零,但公司运营不能停,可以考虑利用现有的水库资源,进行高附加值的渔业养殖。还可以利用办公场所,开发个性化的农家乐、亲子游等项目吸引游客,通过这些副业收入来弥补歇业期的亏空,说不定能带来惊喜。

  湖北旅游专家邓辉分析,受漂流安全隐患严管等因素影响,今年我省漂流市场将冷热不均。知名大型漂流景区火爆,而一些新开的小型漂流景区则难以维系。宜昌市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几年前,宜昌地区漂流景区有10多家,但目前稳定的漂流景区仅有朝天吼、九畹溪、青龙峡等主要景区。

  朝天吼漂流公司相关负责人分析,湖北省内40余家漂流景区正面临产业升级,一些投资不足500万元,低档次建设、配套不完善、自然禀赋差的景区,正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所以,每个漂流景区须找到差异点与营销卖点,同时配套建设必须齐全,如接待中心、淋浴室、停车场等,否则将逐渐失去竞争力。

  旅游研究院湖北分院院长胡静认为,漂流也应创新,可引入一些特色漂流,进行差异化竞争。比如竹林漂流、滑道漂流、漂流挑战赛等。据悉,现在已有漂流景区尝试打造浪漫花期,通过在漂流河道两岸增加花草绿化,让游客能在漂流的同时欣赏两岸的优美景观,景区还能为前来漂流的游客提供像赛车、登山探险、户外运动等增值体验。九畹溪还设计倒漂行程,方便自驾游客人取车停车。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