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观楚台
万侨创新 共享机遇
2018-01-21 09:50:26   来源:今日湖北

——2016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侧记


  □记者/陈思炎  贾冰  熊传东  通讯员/褚翠华  顾峰

  6月24日,为期3天的2016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以下简称华创会)在武汉圆满落幕。3000多位海内外各界嘉宾齐聚江城武汉,共商华侨华人事业发展大计,共同聚焦“侨梦苑”建设。其中,海外代表有1200多人,分别来自世界60个国家和地区,以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和工商界人士为主;国内代表2000多人,包括中央及湖北省和兄弟省市区领导,各省市企事业单位代表等。除了组委会统一组织的开幕式、武汉论坛、第七届田长霖论坛等常规活动外,海外专场活动精彩纷呈,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瑞典、泰国、新西兰等7个国家的华侨华人团组自发组织专场推介会。本次华创会共收集签约项目79个,协议总投资额累计164.344亿元人民币,其中过十亿元项目3个。


1469432367134728.png

开幕式现场(贾冰摄影)

  引资引智成果丰硕

  6月23日上午,在2016“华创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数十位中外签约代表分三组上台,集中签约29个项目,包括10个人才项目、19个投资项目,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达18个。

  据华创会组委会介绍,今年华创会共对接洽谈项目968个,有129个项目达成协议,其中,过10亿元项目3个,分别为: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与硅谷智恒签订的投资建设硅谷小镇项目、黄冈浠水县政府与天华阳光新能源(香港)电力有限公司签订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仙桃市政府与香港惠浦创新光电有限公司签订的投资建设夏普8.5代TFT液晶面板显示屏后端生产线项目。

  这些项目落地后,可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浠水县政府与天华阳光新能源(香港)电力有限公司签订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一期项目建成后创税可达上千万元。仙桃市政府与香港惠浦创新光电有限公司签订的夏普8.5代TFT液晶面板显示屏后端生产线项目,年生产24吋—82吋显示面板100多万片,投资总额达10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8千万美元,投产后年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年缴税将超过4000万元人民币,如果加上产品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超过50亿元人民币,新增就业岗位500个。

  哈佛大学博士后宋五洲凭借“基于物联网的无人智能锡焊装备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得“华创杯”一等奖。他研发的一种军民两用的工业4.0无人智能锡焊设备,属于中国战略型新兴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

  宋五洲说,通过自主研发,他带领团队在核心技术算法和智能机器人两大方面进行技术突破,取得了美国、欧洲、中国的发明专利,产品性能在某些方面优于竞争对手,价格仅为国外设备的一半,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宋五洲表示,在美国,产品已进入一流大学实验室和科技公司。在国内,富士康、中芯国际、东风汽车也已使用他们公司的产品。目前,他已经在光谷和深圳建立两个生产基地,今年上半年,国内实现销售近1600万元,国外销售3000万美元。


1469432396388017.png

会场一角(李端摄影)

  13名华侨华人受聘我省智囊

  在华创会开幕式上,省政府为13位受聘的“湖北省政府海外专家咨询委员”颁发聘书。其中,武汉首批“城市合伙人”王肇中受聘。

  王肇中是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博士,2015年度法国国家科学院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光电行业领军人才。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高级科技顾问、武汉光谷量子技术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量子通信核心技术——单光子光源的研制。王肇中作为产业领军人才(国内外顶尖人才),入选武汉首批“城市合伙人”。#p#分页标题#e#

  “当上武汉‘城市合伙人’3个多月,我的公司也在迅速长大。”王肇中说起自己近段时间的创业项目,显得信心十足。他说,自己的新公司主要是开发宽带光通信接收器,该产品以前绝大部分靠进口,现在通过研发有望打破进口垄断,预计小批量量产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实现。

  美中合作委员会会长、美星资本总裁范波是获聘者之一,范波虽然是第一次来汉参加华创会,但他对武汉的创新创业氛围印象深刻。此次来汉,他还出席了中美创新中心在光谷生物城的启动仪式。

  范波介绍,武汉已经具备很好的创业条件,创新也非常活跃,国际化的意识也很强烈。所以,他们要把中美创新中心拓展到武汉来,一方面把国际先进的产业技术和资源带到中国来;另一方面让中国的产品走出去,搭建一个跨境、跨行业、跨企业的投资合作平台,营造中外交流的创业生态。

  之所以选择光谷生物城“落户”,范波表示,生物城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即将形成千亿产业。人才结构也很棒,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是世界级的水平,将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方面取得突破。

  据悉,目前湖北省海外华侨华人数量约为60万人,海外侨胞成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此次获聘的13名委员,有海外知名华侨华人专家学者、侨领和重点侨商代表,专业涉及食品科学、生物医药、经济金融、电气电子工程等多个领域。今后,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点,与湖北有关部门、科研机构深入开展交流合作。


  华侨代表热议《湖北华侨权益保护条例》草案

  《湖北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立法座谈会6月24日在武汉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等10个国家的10位华侨代表汇聚一堂,围绕华侨在鄂生活、创业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展开讨论。

  今年1月,湖北省将《湖北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列入2016年立法计划项目,并形成了草案;2016年5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湖北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草案)》分为“总则、基本权益保护、投资创业权益保护、服务与保障、法律责任及附则”等六章四十三条。草案明确了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华侨合法权益保护活动,涵盖了华侨参政议政权益、人身权益、房产权益、劳动就业权益、教育权益、参加社会保险权益、救助捐赠权益、投资创业权益保护等内容。

  湖北省侨联副主席、新侨会会长陈义红认为,条例草案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围绕侨胞最关心、最经常遇到的权益问题,如华侨房屋、投资、捐赠、社保、教育等权益问题进行立法,为解决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接下来,希望在具体条例上再细化、明确各项条款,使之更有操作性。

  “许多华侨在国内的行政、养老等问题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公平对待,湖北专门为华侨立一个法律,有利于让华侨享受真正的国民待遇。”湖北省侨商会副会长威廉•茅表示,法律具有严肃性,他期盼届时出台的法律能够维持其稳定性和长久性,避免文件性。

  湖北省非洲商会会长、湖北省侨商协会副会长尹以桥认为,现在华侨权益保护的一些提法还是停留在概念的层面,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通过具体程序和细节条款来推动问题解决。

  省人大常委会法规工作室副主任付正中表示,将认真梳理、消化吸纳意见建议,把条例草案修改好、完善好,为华侨在鄂生活、投资、兴业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海外专场活动精彩纷呈

  勒芒是法国西部重要的工商业城市,是萨尔特省的省会和人口最多的城市。工业革命期间,勒芒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机械和汽车工业。

  “如果武汉市是中国的一个汽车制造中心,那么勒芒市就是欧洲的一个汽车制造中心。”在法国勒芒专场推介会上,法国嘉宾Foignet Jean Jacques说,在机械制造行业,勒芒的历史非常悠久。“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在勒芒诞生,第一个封闭型赛道在勒芒产生,第一架飞机也在勒芒开始起飞。如今,最大的汽车品牌、最棒的赛车手、最大牌的明星都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一争高下,而赛事中科技可以应用于家用车,推动汽车行业的技术更新。”

  法国嘉宾ERIC MITAL力推企业采用清洁的发展模式:“我们要使用生态清洁的材料,加强对能源的储存和转化。比如,氢化技术的清洁能源在中国已经用来发展汽车工业。”

  “武汉必须抢占智能制造的高地。”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皮特•萨赫逊表示,城市发展模式中要加入新的要素,那就是智能和创新。在德国项目推介会上,来自德国的科学界、企业界的华人华侨及中国企业家以“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与合作为主题展开交流。

  “以德汉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为孵化器,未来五年之内,建造一个800人的研究队伍,服务于城市智能化。”皮特•萨赫逊雄心勃勃的介绍着他的计划,并表示武汉具有很好的工业基础和人才基础,也是一座充满创新创意的城市。皮特•萨赫逊希望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加入,一起创新创业。

  “希望能和湖北的学校合作,培养护理方面的人才。”德国湖北工商互助协会会长马红文表示,社会老龄化是中德两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德国有着迫切的护理人才需求,在待遇方面也是可观的。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