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吉尔德曾经指出:企业家是“在向人们提供生活必需品与服务的同时不断积累和扩大自己财富的一类人”,为了经营这些财富,他们愿意为企业付出毕生的精力和热情。马云认为,经济的竞争是企业家的竞争,企业家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家、艺术家。
一个企业和企业家在发展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困扰,然而,唯有企业家的责任、情怀是他们坚持与支撑下去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本文中的主人公许辉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企业家,原本在武汉有着自己的一番事业。多年前,许辉老家十堰房县的领导多次来武汉邀请他回家乡投资和发展,缘于对家乡发展和父老乡亲的情怀,他在原公司其他股东的反对之下,毅然决然地回到房县进行大规模的黄酒产业研发、推广和发展。然而,待一切刚刚步入正轨和朝着好的势头发展之时,即所有的投资到位、基础建设完成、整体规划运行等,碰上当地领导班子换届,后来导致了政府原先的一系列合同或协议不履行和不执行,政府原有的相关扶持政策不到位、不兑现,致使大部分项目至今无法顺利推进。致使这般,还是缘于一种情怀,许辉始终没有放弃对家乡房县黄酒产业的发展。
值得善意提醒的是,不可把“商”招回了,人家资金也“投”了,基础建设也完成了,人家是否有问题或困难,就不管不问人家了;无论何种因素,更不可不履行、不执行原有合同和协议,从而导致人家投资一场空,关键是影响到一个规划好的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投资环境的良性循环……许辉等回乡投资发展的企业、企业家的诸多问题和困扰,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关心,以期共同度过难关,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一个民营企业家的情怀和困扰
——湖北房县太子贡黄酒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辉的诉求
今日湖北讯(熊传东、汪如扁)在2016年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接到了一位民营企业家——湖北房县太子贡黄酒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辉的电话。
一位民营企业家在新年的诉求
提起这位年轻气盛的实体经济企业家,给记者最大的印象是,许辉对自己创造产品和开拓市场的执着。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为交换名片,他在包里摸索了半天,因为那个背包里装的尽是叮叮铛铛响的酒瓶子和产品宣传画册。记者诧异一个企业家就是这样亲力亲为推销产品?当映入我眼帘的“咕咚咕咚”的产品名称和“古典卡通可爱小人形象”的时候,记者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个产品是中国的传统产品——黄酒。
在随后的交流中,许辉解释了记者对该产品定位的疑惑:把传统产品通过现代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配合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模式,做足O2O的创业和消费理念。那次只是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记者只是佩服他敢于打破传统黄酒的概念,引入了时尚、健康、运动的多种元素,以及那种志在必得的信心!在记者后来对中国黄酒市场特别是绍兴黄酒的基本了解后,发现这个大胆创新确实为中国黄酒首创,自然是风险与机遇并存。
许辉来电说2015年的最后一天,内心深处有很多的失落感,一定要找记者聊聊,把好久以来的内心话找个地方倒出来,他不想把过去的种种情怀和困扰带到新年里。记者带着对这位年轻企业家的好奇以及他对产品开发的实际效果如何?
见面时,他带来了一小瓶“太子贡·咕咚咕咚”黄酒,并且告诉记者仅此一瓶,今天一起尝尝就再没有了!我愣了一下,卖的这么好?断货了吗?直接对他的策划定位成功表示祝贺……他很沉默并表露出无奈的神情。他说,你看我这酒的背面标注,这酒是我委托别人灌装的,而我自己的酒厂,投资已经近亿元、历时五年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生产出一瓶酒来!他们说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质量是服务是营销手段,而当一个产品有销售好的市场认可却不能提供稳定的货源供应是很可悲的!既然作为一个受尊敬的倾听者,记者让他平静下来,慢慢地聊聊……
太子贡黄酒产业园基建完成
原来,许辉创业的第一桶金就是从酒类代理销售开始的,通过近10年的积累,于2009年在家乡领导的热情邀请下返乡投资的。利用老家房县独特的传统黄酒作为投资的专业对口项目,很快就跟地方政府签订了投资4000万,年产能3000吨的黄酒厂,并结合房县黄酒的文化内涵取名——湖北房县太子贡黄酒有限公司。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和新征土地等方式获得土地共70亩,次年9月太子贡黄酒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太子贡黄酒有限公司也是充满了发展的信心,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原计划年产3000吨的规模扩建到年产3万吨。政府也根据县情积极主动支持太子贡公司做大做强,鼓励园区配套建设太子贡科研大楼(配准四星酒店)和太子贡黄酒博物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已经建成了框架式标准化园林式厂房近1万平方米、已经建成并装修的3300平方米黄酒博物馆、21层的科研大楼、专家员工宿舍楼等基础建设,总投资已经超过了8000万元。
尽管是这样,前后历时五年多由于基础建设投资过大等原因,直到今天还没有实现正式投产。许辉讲到这里甚至哽咽了。他说他带领了一帮创业者,几乎耗尽了大家全部的心血和资源,还有青春。与时俱进策划了得到市场全面认可的“咕咚咕咚”品牌,但是就是实现不了自己产业园正式投产,非常失落!
政府换届后原协议不履行不执行
究其原因在于:政府换届后在针对公司发展扶持政策的延续上出现了断层,严重缺乏对企业的专题研究和诊断。原来承诺的边建设边规范手续的措施没有很好的执行;通过财政资金运转土地出让金的事宜没有完善;承诺配套宾馆的建设资金没有到位。即便这些都没用到位,公司依然艰难地全力推进各项建设工作,与此同时,然而牵扯到土地出让金问题被土地局起诉(而公司按照投资协议每亩6.5万元包干价格早已支付,现在公司反而被法院判定败诉,如果上诉,就要牵扯到上诉费和律师费近30万元),这些对于公司目前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另外牵扯农民工的利益问题被要求公安立案,牵扯到提前预定的各种灌装设备等待安装,牵扯银行贷款的到期偿还等等,各种打击和流言蜚语搞得他焦头烂额。最为痛心的是,投入进来的资金现在都变成了一片荒草地!这么多的固定资产被荒废而不能盘活!更深深感觉无论怎样努力都已经被抛弃被遗忘了!
一个方面是巨额资金投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园区荒芜;一方面是“咕咚咕咚”产品品牌被市场的高度关注和认可!针对黄酒产业的发展,政府也在做积极的努力:比如拿巨资创建黄酒民俗文化村,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对接等。
然而农民作坊式生产的产品无法实现有效的市场准入和对接,在许辉看来这个局面也是很尴尬的:一方面政府不遗余力的重视黄酒产业发展和大规模投资;另外一个方面房县相关的有市场准入资格的黄酒厂,一个接一个的倒闭破产。很明显是传统的好产品没有得到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有效结合;市场、资金、人才没有得到有效统一。
许辉告诉记者,他现在非常茫然和痛苦,进退两难,万不甘心。他不知道应该去找谁,甚至也不知道应该去责怪谁!他说现在并不想急于大规模投产,市场的订单只需要他300万的包装款就足以拉动上千万的销售回报,可是就仅仅这几百万的包装款就成了实现他黄酒梦想的拦路虎。他本来想为家乡做点儿什么,把一个地方传统特产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壮大,立志做湖北甚至华中地区最大的黄酒企业;中期目标实现黄酒企业主板上市;他本想通过这个方式带动1000户以上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致富;他想通过产业对接达到或者配合政府实现精准扶贫……他朴实又思维敏捷,他的家乡情怀浓郁而实在!同时,种种困扰令他无可奈何……
看到许辉发给记者的客户订单表、看到他对产品开发的一丝不苟、看到各种产品专业开发进度的记录(瓶子、盖子、外盒、外箱、防伪等等)、看到现场产业园区的落寞……他不断喝水,他追问记者是不是可以懂他在岁末时的情怀?
2016年钟声的余音还在回响,这个年轻民营企业家许辉先生的情怀和困扰:投资创业、奋发有为,错了吗?也许是这个时代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缩影吧?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得钦佩这个创业者的激情和创新精神!猴年也到了,要想猴下树,就让我们多敲几遍锣吧!
值得善意提醒的是,不可把“商”招回了,人家资金也“投”了,基础建设也完成了,人家是否有问题或困难,就不管不问人家了;无论何种因素,更不可不履行、不执行原有合同和协议,从而导致人家投资一场空,关键是影响到一个规划好的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投资环境的良性循环……许辉等回乡投资发展的企业、企业家的诸多问题和困扰,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关心,以期共同度过难关,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