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潜江网站>专题资讯
竹根滩镇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2018-01-21 10:56:57   来源:潜江新闻网

  潜江新闻网讯 市委书记胡功民到竹根滩镇调研精准扶贫工作之后,该镇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立行立改,进一步强化精准扶贫的各种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历史使命,我们要以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责任感,扑下身子实干,铆足劲头苦干……”21日上午,竹根滩镇召开精准扶贫工作整改培训会,该镇党委书记许志刚要求全镇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求真务实,迅速整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开展“回头瞄”

  22日早7时,该镇副镇长张和义早早地来到沙街村,与驻村“第一书记”、市直工作队、村“两委”干部一起,对该村117户贫困户基本信息进行再查看、再分析、再判断。

  连日来,该镇全体镇、村干部和广大党员主动放弃休假时间,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精神,深入全镇33个村(社区)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

  “我们对照‘五看’和‘七进八不进’等相关标准,再次对贫困对象进行核准,确保符合标准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标准的一户不进。”张和义告诉记者,由于前期存在贫困户档案资料不齐全、填写不规范、有漏项和不真实的情况,此次进村入户重新摸排贫困户基本信息,就是要确保镇、村、户档案信息对称,做到一户一档,一目了然。”

打出“组合拳”

  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角吹响后,竹根滩镇干部群众精神为之一振,镇委镇政府定下目标:2016年朱湖、董滩、双桥、群爱、青年5个重点贫困村出列,2017年沙街、田店、潭口3个重点贫困村出列,2017年底,所有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摘掉贫困乡镇帽子。

  设置“种植业扶贫、养殖业扶贫、培训就业扶贫、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扶贫”4个职能小组;建立“一周一汇报,半月一研究,一月一总结”3个工作机制;采取“一户一张作战图、一户一个问题清单、一户一套信息档案、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一户一名包挂干部”6项工作措施……

  在沙街村村委会,记者看到,市交通运输系统35名驻村干部,正在这里开展精准扶贫和按标施保工作培训,他们将利用三天时间完成本轮工作任务。

  据该镇扶贫办主任刘心安介绍,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市卫计委、市安监局等单位的33支市直驻村工作队与全镇3290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各单位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向贫困村贫困户投入大量的资金、物资,改善基础条件、优化人居环境、壮大特色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新动力。

啃下“硬骨头”

  竹根滩最大的镇情是贫困落后,最紧迫的任务是扶贫攻坚,最艰巨的使命是同步小康。大力扶持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在产业增收方面下功夫,因村施策、因户施策,精准发力。

  田店村二组村民朱家成,这几天正忙着与村里对接,争取优质大豆良种鄂豆10号。

  “以前我们村没有什么致富产业,只能耕种几亩稻谷、小麦糊口。”朱家成说,“现在政府免费提供优质良种,指导大伙儿种植优质大豆,大豆成熟后,企业直接到种植基地现场收购。这为我们脱贫致富带来了机遇,我今年打算多争取些种子,多种几亩。”

  张和义告诉记者,传统的农业生产把农民束缚在了黄土地上,部分贫困户只能“等、靠、要”,长期不能脱贫。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后,竹根滩镇用改革创新的思维和办法破解精准扶贫中面临的体制瓶颈、机制障碍和深层矛盾,采取“农户+基地+公司”的发展模式,搭建好地方特色经济产业发展平台,让群众创业放手一搏。

  目前,该镇与九缘食品公司、尝香思公司联合建立优质大豆种植基地3500亩,为700多户贫困户免费提供优质大豆良种7万斤,镇政府还在技术上对农户进行指导,农户每亩可增加产量100斤以上,增效300元以上。该镇将采取“滴灌式”精准扶贫的办法,进一步整合资源,着力发展就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增加集体收入扶贫,挖掉穷根,摘掉贫帽,改写贫困的历史。(潜江日报记者 赵天祥)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