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恩施网站>恩施风情
土家吊脚楼,让人记得住乡愁
2018-01-21 10:54:52   来源:恩施日报

1.jpg

  飞檐翘角、木门木窗,宣恩县土家山寨的吊脚楼具有独有的形态和韵味。

  或许,你曾见过屹立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也见过匠心独运的宫殿式别墅,但只要对深山里的吊脚楼看上一眼,就会被深深吸引。飞檐翘角、木门木窗,出自于宣恩深山的吊脚楼以独有的形态和韵味,给城里人世外桃源般的美好感觉。吊脚楼既美观又实用,其底层吊脚,高层居住,深受土家人喜爱。行走深山,常能看见一幢幢吊脚楼鳞次栉比,高低错落地建在缓坡上,像街道,像集镇,鸡犬之声相闻,百家炊烟相绕,撩起人们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2011年,“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建造一栋吊脚楼,对于土家人来说,是一生的追求和梦想。在土家山寨,建造吊脚楼的过程被称作造“华堂”。无论哪家竖屋安梁,从来都视为人生的一件喜庆大事,这也是土家建宅过程中最能表现民俗风情的一个镜头。

  户主择良辰吉日,请建房的总设计师——“掌墨师”进山伐木采石,前后历时三四个月。在整个建房过程中,“立屋”是吊脚楼基本建成的标志,包含排扇、起扇、拜梁、开梁口、缠梁、上梁、翻梁木、赞梁木等程序。

  吊脚楼的层顶是坡面,两坡相接处的梁木最神圣。“上梁”是土家人为庆贺吊脚楼落成而举行的盛大欢庆仪式,按照习俗,主人选定“黄道吉日”,并逐一通知亲朋好友。“上梁”当天,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仪式。

  土家建房礼仪伴随着整个造房过程。“一对粑粑往下抛,主东快点来接到。自从今日生财道,满堂都是财和宝。快过来,主人家,送你一对大金瓜。自从今日落成后,坐进华堂好发家。”这是穿插在“上梁”过程中的唱词,两位“上梁”人在屋顶互相说唱,然后将主人家准备好的粑粑从梁上往下抛,让男女老少去抢,场面好不热闹。

  土家吊脚楼,见证了土家儿女同命运不息抗争的风风雨雨。那木楼的斑斑点点、那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那各式各样的竹背篓、那墙壁上的一排排镰刀,正是土家人历史悠久的印证。

  在宣恩县珠山镇东门关村,人们用木枋将两排柱子相连。

  采访手记

  吊脚楼通风防潮,阳光充足,有空中楼阁的意境,深受土家人喜爱,成为土家族聚居区具有重要特色的建筑之一。

  曾经,有几间大瓦房是恩施山区人一生的梦想。然而,当砖混结构楼房进入现代生活后,昔日的吊脚楼正在消失在土苗山乡的历史长河中。吊脚楼的建造技艺、现存的吊脚楼,是厚重的民族文化,更是一道底蕴丰厚的人文景致。


上一篇: 清水塘散记
下一篇: 彩绘新农村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