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项俊平 陈志)4月9日上午,2023武汉市种子交易会暨种业发展院士专家论坛在武汉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北京、湖北、广东、山东、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浙江、宁夏、福建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600多家种子、种子包装机械和肥料生产企业13000余人参加活动,展示推介优质品种10000多个。
中国工程院油菜育种专家傅廷栋院士,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长惜,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游艾青,蔬菜遗传育种专家戴雄泽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专家赵书红教授等出席交易会,并在“惠民之春·种业发展院士专家论坛”作主题报告。
据悉,2023第四十届武汉种子交易会首次由湖北省种子协会、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
与往届不同的是,本次交易会增设了植保、肥料、农资、机械、大田等展区。同时应广大参展参观客户的要求,同期配套田间展示,主要展示春播十字花料类(萝卜、甘蓝、花椰菜、白菜、绿叶菜等)品种的大田表现。
来自安徽、湖南、河南等国内种业大省的制种企业,展示了水稻、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品种,湖南、山东等地的种业企业也带来了辣椒、西红柿、甘蓝等蔬菜以及各种特色瓜果品种。
作为东道主,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种子协会组织了60家会员单位参加展销,各会员展区前人头攒动,咨询者络绎不绝。
论坛开始前,傅廷栋、肖长惜、游艾青、戴雄泽、赵书红,以及湖北省农科院总农艺师梅书棋,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副局长范修远一行,在湖北省种子协会会长昌华敏、副会长贺亚菲的陪同下,巡视了亚非种业、弘耕种业、湖北惠民、湖北种子集团、湖北农科、合缘生物等种子企业展位。
本次种业发展院士专家论坛以“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以“一桶油、一盘菜、一餐肉、一碗饭”的农业产业链为主线,探讨种芯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傅廷栋、游艾青、赵书红等主讲嘉宾向参会代表报告了油菜、蔬菜、畜禽、水稻育种等方面的最先科技成果,分享了国内、国际不同作物种子研发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探讨了科技创新与种业发展深层融合的路径。
“惠民之春”种业发展专家论坛由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冠名赞助。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农业农村部批准首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也是湖北省唯一一家具备水稻、玉米、棉花三大作物进出口资质的企业,目前重点布局水稻、玉米、棉花三大产业,年销售种子900万公斤。
肖长惜指出,湖北省年育种量在7亿斤左右,其中杂交水稻、水果玉米、番茄、油菜等育种技术在全国很有影响力。作为农业主管部门,今后将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法管理,确保优种高产优效。二是创新赋能,促进湖北种业高品质发展。三是加强种业产业的建设。努力在细分领域培养50家左右的“专精特新”种子隐形冠军和“小巨人”,打造湖北种业“联合舰队”,形成优势集群,实现弯道超车,由制种大省向制种强省转变。
据介绍,本次交易会展示面积近万平米。采用全新升级的馆展+地展+数字展三展融合N+办会模式,大会全流程线上直播,共计20万人次在线上观看了交易会盛况。
编辑: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