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记者 郭唐珍 通讯员 黄云峰 余超)青山如黛,大道如虹。
生机盎然的五月,畅行于罗田山水之间,一条条农村公路纵横交错、忽隐忽现,美不胜收。它们或沿着群山蜿蜒延伸,或贴着小河一路向前,或挨着农舍穿村而过,车行其中,如在画中。
罗田,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八山一水一分田”,不沿江不临港,没通铁路,公路是走出大山的唯一通道。
如何突破瓶颈,打通“神经末梢”?铺筑美丽农路,打造幸福坦途,罗田交通运输部门作出响亮回答。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目标,找准乡村振兴的时代节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落实,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为乡村铺筑振兴大道,为百姓撑起致富梦想,奏响了一曲“交通先行”的新乐章。
打造“畅通路” 密织路网连八方
“铺完今天这段,整条路面硬化就完成了。”5月21日,在罗田唐古农村公路大河岸镇古楼冲路段建设现场,施工车辆来回穿梭,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施工负责人——罗田易通路桥建设工程处工作人员黄忠一边擦着汗,一边密切地关注着浇筑的每一个细节。随着搅拌车缓缓移动,一条平整的路面渐具雏形。
唐古农村公路横跨罗田县白庙河镇、大河岸镇,并与英山县金家铺镇相连,全长10.7公里,按照山区四级公路标准建设。全线贯通后,将惠及沿途两县三镇近3万群众的出行,为乡村振兴再添活力。
唐古农村公路只是罗田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个缩影。无独有偶,在罗田农村公路管理局等大力推进下,上个月,白庙河镇付潘线刚刚完成提档升级,新刷黑的道路伴河而上,靓丽整洁,与罗九公路等连在一起,让当地群众幸福感满满。
“现在的路好走多了,舒适又方便。”对“四好农村路”建设带来的好处,白庙河物流中心站长周群松深有感触。
美丽农路,是连通城乡的“快车道”,将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多年来,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上,罗田县交通运输部门尤其是农路部门持续发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密织农路网,畅通微循坏,久久为攻催生蝶变——
路路通——近年来,建设农村公路2936.199公里;全县414个行政村665.1公里通村主干公路的路面由3.5米扩宽至5米以上,5个乡镇建成镇区循环路;新建2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940.45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100%;
路路美——最近五年,改扩建“四好农村路”1605公里,建设美丽农村路480余公里;
路路安——提前一年完成农村公路桥梁消危行动,105座危桥清零,全面提升了百姓出行的舒适感、安全感和愉悦感。
毋庸置疑,一条条“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已成为罗田村村落落连通八方的康庄大道。
打造“发展路” 路产融合兴乡村
“加快建设四好农村公路,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罗田县凤山镇农村公路李界线入口处,一块宣传牌格外醒目。
沿路前行,美丽的村庄、漂亮的农舍、青青的田野等一一映入眼帘,美不胜收。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沿线蓬勃发展的绿色产业,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发展活力。
“路好了,经济就活了,我们村如今正在建一个大型蔬菜基地。”凤山镇上石源河村治保主任项志峰表示。
巢好引来凤凰栖。依托美丽农路穿村而过、距离县城较近的交通区位优势,上石源河村不仅大力发展蔬菜种植、葡萄种植、水产养殖等产业,还于今年引进罗田大自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循环农业生态科技园。项目集农业种植、林下生态养殖、农业科研、生产加工、冷链仓储物流、农业产业观光于一体,建成后,可填补罗田长期无“菜篮子”供应链的短板,完善农产品供应链,每年还可为附近群众提供800个就业岗位。
畅达交通带来的利好还远不止这些。在省直相关部门的帮扶下,上石源河村还计划发展农家乐,做强生态观光旅游产业。“每逢周末,就有城里人到我们这里钓鱼、摘果子,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机遇。”项志峰说。
聚焦绿色产业发展,让“四好农村路”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近年来,罗田以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示范乡镇为契机,紧紧围绕“要致富先修路”做文章,在打造高品质民生路的同时,更依托青山绿水这一良好资源禀赋,加快打造惠民强镇的致富路。
“以前,出也难进也难,游客三三两两;现在,大巴可开到村头,游客整车整车的进来,最高峰一天可接待两三百人。”白庙河镇潘家湾村的“四古”——古村落、古树群、古城墙、古梯田远近闻名,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养在深闺无人识”,而“四好农村路”不仅让村子“走得出去”“引得进来”,更打通了乡村振兴“出”与“进”的“双向道”,村支书杨明发对这一切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其实,酒香也怕巷子深。”白庙河镇分管交通工作的负责人表示。
路,连通的是心,通达的是富。路畅了,产业旺了,旅游活了,百姓笑了。
“从五一到现在,游客都没间断过,今年搞个五六万元毛收入没问题。”说起这些时,潘家湾村桃花乡味饭庄老板肖淑桃笑得合不拢嘴。
打造“品质路” 精管细护绘新景
路面平整干净,路旁绿树林立;远望,青山连绵叠翠;近看,农舍错落有致……从凤山镇李界线出发,再依次穿越罗田境内的农村公路上覆线、八两线、石黄线,九曲回肠的农路是一道靓丽风景。
“无论春夏秋冬,护路牢记心中”“把爱放在路上,把路放在心上”“路路相连结成网,心心相连奔小康”……一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的路域文化墙、手绘画、管护牌,更是让这条路增色不少,让它平添了几分“文化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罗田农路之美,与精管细护密不可分。
“路,三分建,七分养,得有人管,有人护,有人爱。“罗田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局长张志强表示。
“四好农村路”是新时代重大民生工程。秉持“建好”是基础、“管好”是手段、“护好”是保障、“营运好”是目的的工作思路,罗田将农村公路管养列为重点工作,建立管养长效机制,构筑齐抓共管格局。
在农路管理方面,建立“三级路长”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县长为总路长,乡镇长为分路长,通村公路路长则由村委会主任担任,每条农村路上还配有路管员。同时以国家及省市关于公路、农村公路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赋予农村公路管理局行政检查权、违法行为制止权、行政处罚权,配套出台《罗田县农村公路产权保护制度》以及行政执法、路政巡查等一揽子制度。
在农路养护方面,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罗田县采取“夯实队伍、落实责任、扎实考核”的“三实”策略养好护好农村路。县道5公里、乡道7公里、村道10公里均需配一名养护人员,进行常年性专业养护,并形成考核机制,坚决与养护资金挂钩。
良好的管养机制,有力提升罗田农路的“颜值”。
“我今天5点半就到路上来了,每天把路扫干净就是我的任务。”5月19日上午11时许,在罗田农村公路石黄线上,忙活了五个多小时的养护员王书文汗流浃背,清扫后的道路洁净清爽,掩映在茂林修竹中,令人赏心悦目。
编经织纬铺坦途,擎起百姓幸福梦。在罗田,一条条美丽的农村公路通达四方、点亮城乡,已经化作“绿色风景线”“民生幸福线”“生态富民线”,成为畅通百姓出行、助推富民强县的美丽畅途。
编辑: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