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编辑过田友国文学作品和专著的人,大多有一种感觉是,他的文字中弥漫着一股书卷气。作为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编辑、《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主编,田友国从事文化研究的同时,读书是他的常态,文学创作又是他的爱好。之前,他曾任《幸福》杂志社主编,就已是这样。
一
田友国好游,而游琴台又是他一直保持的偏好。俞伯牙坐着晋(国)之舟,抵达楚(国)龟山之脚的汉江水,在明月的照临下抚琴弹吟。钟子期的日常行为是挥斧砍柴,却听懂了瑶琴。一介樵夫与一位琴师以灵魂的光芒相互烛照。
有人称这是“传说”。田友国认为,月湖水的清澈,盈池,源于俞伯牙指尖流淌而来的琴声,甚至汉江水的奔腾,不止发源于陕西省境秦岭南麓,同样发源于俞伯牙的琴声。汉阳龟山的豪宕与盘踞,相似于钟子期的樵夫形象。
龟山与月湖便是一对知音了。
在田友国看来,月湖桥斜拉的桥索是在还原俞伯牙的琴弦。琴台大剧院、琴台音乐厅的建筑多有琴弦之元素,以纪念俞伯牙与钟子期这一对知音。武汉远不止于琴台周边,长江上的鹦鹉洲大桥、白沙洲大桥等斜拉的桥索也若俞伯牙的琴弦。
艺术的灵感源于好游。田友国常居武汉市汉阳区洲头街,常游琴台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他有些文学作品最初的创作灵光,就闪现在琴台那片风水宝地上。或许,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佑助了他。
2003年初。田友国创作5000多字散文《飞居城市的鸟》的灵感就是这样。琴台有琴声,有蛙鸣,有荷摇,也有西汉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哲理与唐代白居易的《垂钓》诗意,景象万千。感染田友国的还有,一群鸟栖在古建筑琴台的飘檐上与风铃声中,尤其是歇入他的臂膀,一副安适的表情。一瞬间,他流泪了,出生地湖北潜江的鸟飞进了大武汉!后来,这篇散文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华散文》(2003年第3期)上,且篇名还上了封面。
二
琴台另有潇洒绝尘之处,便是一副楹联:
月影微涵清可读
书香细裏静宜思
清读与静思,是一种充满诗意的境界或雨波滴夜的景致。田友国驻足停留了半天,也思考并向往了大半辈子。
宋人朱熹以读书养心,晚年几近失明,仍读书与著述。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以读书排除俗气,一生做四件事:一是读书,二是教书,三是写书,四是翻译书。在书籍中,在生活中,田友国见过许多名贤,也想仿子贡对孔子那般推崇,并楷模于自己的人生。
曾经,田友国应邀至湖北省交通厅读书会等单位,以“读书与养心”为主题做过多场讲座,热烈的掌声是对他的评价。
田友国读书有个习惯是,在书房窗台上摆几盆好养易活的绿色植物,比如薄荷、绿萝。不名也不贵。刘亮程著《一个人的村庄》,文字里有寂寞、万物、风声以及地老天荒。田友国把刘亮程的“村庄”搬到书房的窗台上。读书读累了,见到花盆里有几只虫子在徐徐蠕动,他就感动了,也有了自己的“村庄”。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西汉史学家刘向的语录。写不出作品时,田友国便处于一种“愚”的状态,他就循着刘向指引的道路,来一段时间的阅读。确实,文学创作需要“阅读”这副药引子。于是,田友国的脸上有了向日葵的表情。
三
许多年前,田友国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部短篇小说集《心难眠》。后来,他又出版《仕波政涛——长江流域的官场与吏治》《铁规铜宗——长江流域的礼教与祠堂》《隐弓啸箭——长江流域的帮派与寨主》以及《楚韵东湖》等著作。前3部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项目“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之中;后者列入“中华文化系大江丛书”之中。读者反馈,这4部著作可作长篇历史文化随笔来读,或当文化研究专著来读。
一般都写纯文学作品,这是田友国的偏好。其中短篇小说、散文等发表于《中华散文》《长江文艺》《安徽文学》《延河》《鸭绿江》《北方文学》《创作与评论》《山东文学》《当代小说》《作家》《芳草》《都市》《时代文学》《中华散文》《特区文学》《奔流》《当代人》《当代作家》《延安文学》《长江丛刊》《椰城》等期刊上,近230万字;撰写《古人类化石探秘》等16部电视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其成就入选《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第二卷)。
田友国说,他的文学作品能够发表,全因运气好,遇上了好编辑。除非约稿,他投稿都投在期刊指定的公共邮箱中。作品发表了,他没怎么激动;作品没发表,他也没怎么沮丧。田友国的心脏有点大,说他没别的本事,只会淡然。
春秋延至2014年10月,田友国创作了一部3.5万字的中篇小说《疑惑》。湖南省文联主办的大刊《创作与评论》在2015年第1期上发表了。
时值2017年春夏,田友国创作了中篇小说《剃头刀》,寄往一家刊物。见没回音,又寄往《安徽文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张琳从自然来稿中发现了这部中篇小说,立即与田友国联系。
但前一天,他收到《剃头刀》已被另刊发表的样刊。“从一不贰”,说的是出嫁的女人要守妇道。投稿也遵守规矩。张琳问他手头上有没有新作。田友国把刚写完的另一部中篇小说《这是什么状况》寄给了他,很快就通过了终审,发表在《安徽文学》(2017年第7期)上。
四
购书、藏书,是田友国的另一偏好。田友国的书房一面临窗,三面书柜齐顶,承受着哥伦比亚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与美国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流淌着苏联籍作家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以及许倬云的《万古江河》,也做着清·乾隆年间曹雪芹的《红楼梦》。
田友国读书“多而不精”,“杂而不专”,看文学类著作并不多,更多是读非文学类书籍。比如法国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社会学著作《第二性》、明·医药学家李时珍典籍《本草纲目》、北大出版的《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文池主编的24辑《在北大听讲座》、赵文博主编的8卷本《中国通史》之类,他都读得口齿含香。
心无二用,读书时田友国总是这样自勉。正因为这样,《中华史纲》《黄帝内经》《中国历代官制》之类的图书,厚实又枯燥,在疫情期间他也静静地读下来了。田友国一直改不了一口乡下话。读北魏·贾思勰综合性农学著作《齐民要求》、辽宁当代作家邸长鹏《二十四节气》之类的图书,更让他感受到了乡音的美妙。
田友国搬过几次家。 搬家之前,他会购一批大纸箱,把书籍一一打包。搬家师傅与他商谈搬迁费,田友国二话不说,更不会讨价还价。一装一卸,楼上楼下,的确辛苦,搬家师傅大呼要增加搬迁费,他便照价支付。若是克扣一分,田友国不是白读了一些书,“天地君亲师”谁都不能原谅他!隔几年,搬家师傅就电话田友国“你什么时候乔迁”?
五
彩民谁不盼中头彩?作家谁不想拿大奖?问题是有没有这个本事。田友国说,他写不出《繁花》《回响》《千里江山图》,无能与金宇澄、东西、孙甘露比肩。这不是身高问题,是实力问题。
因为浸染了古琴台的灵气与书籍的清香芸气,田友国获过几个文学奖项:40多万字电视剧本《动心不动情》获首届全国优秀剧本征集评选提名奖,中篇小说《这是什么状况》获《安徽文学》年度好稿奖,短篇小说《辽阔的掌心》获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文华杯”全国短篇小说奖;散文《敬亭山的诗声》获蒲松龄散文奖;散文《落雁腾声的地方》《生命之源》分获第四、五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一等奖,散文《与妈交流的另一种方式》获第二届全国情感主题散文大赛二等奖,等等。
随之,田友国的文字影响也渐大。2018年11月30日,其散文《武汉有一条汉街》入选湖北省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筑梦新时代”大型朗诵音乐会作品,由朗诵艺术家在洪山礼堂朗诵。2022年8月20日,陕西、北京、新疆、黑龙江等地朗诵艺术家以“一起出发向未来”为主题,联袂举办“湖北省著名作家田友国原创散文专场诵读会”。当代名流网、上海文艺网等媒体以《田友国:从长江文化学者到知名作家》为题,对其文学创作及文化研究成果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著名文学评论家蔡家园、钱刚等对其文学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至于南京审计大学、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特聘田友国为客座教授,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文/刘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