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旅游
戴着口罩说旅游
2020-05-28 11:15:20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本网讯 ( 作者 李兰生 ) 这是一场,拉低了人类平均寿命的疫情;

这是一场,改写了全球企业生命周期的疫情。

随着新冠病毒在世界的蔓延,全球倒闭企业的名单也在不断加长。

当“寒假”和“立夏”连在一起的时候,人们的许多思想理念似乎已不受年轮的局限,突然发生了“分水岭式”的巨变。同时许多行业在“同比”和“环比”中已找不到具有参考价值的答案,以往的“经验”似乎涂上了“绝缘层”,重组、重建、重启、重生成了许多行业绕不过去的选择题。

1590635000729409.png

疫情下导致史无前例的旅游业的严冬和寒春,深度影响着2020年的“夏作”“秋收”。对中国的旅游业来说,与其说是市场的变化,不如说是“前端”由疫情引发的人们新的生存哲学、生活方式、消费理念指导下的消费取舍的变化,我们只有从源头理清思绪,才能找准未来旅游市场的“棋眼”。

 刚需和理性深植人心

无可讳言,今年春天“刚需”和“理性”是疫情下人们思想中成长最旺盛的两个词汇,于是有了全国第一季度居民存款增加6.47万亿元的统计数字,平均每天超700亿存款流入银行,这显然是战“疫”之中的“备荒”模式。“理性消费”深植人心,土豪式的“爆买”将暂告一个段落,而先前已融入人们生活方式的旅游,在疫苗研发成功问世之前,既不会出现报复性反弹,也不会在受挫中安心蜗居,或理性出游、或激情冷藏,近期的市场表现是有需求而没市场,但需求和市场都在,这就是真实的现状。

 变局中促升级

疫情之下,市场关注旅游的目光从未移开,受众的心理变化已开始左右未来旅游市场的产品、业态、营销及服务模式的变化。

随着今年两会期间倡导的“拱手礼”的兴起,酒店礼宾

的礼仪量化标准不得不重新制定,客人的箱包行李生该不该提拿?礼仪距离是多少?能不能进客人房间置放行李?酒店的贴心服务到哪里止步?对中央空调客人是否忌讳?尤其是南方、中东部地区夏季的“桑拿天”酒店如何提供降温防暑服务?这些都是一个系列必答题。

即便是到有凉荫的地方就让人感到爽快的北部地区去旅游,中高端游客对酒店密闭住宿空间也会心存顾虑。今年夏季,更多的自驾游游客将开启“露营”模式。

1590635035665819.png

市场也会倒逼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四川、云南等地市场考虑自驾车房车露营和帐篷露营营地所带来的相关需求——景观厕所、垃圾处理、水电供给、通迅信号、露营安全管理、卫生急救等等,因此会衍生野炊文化、户外娱乐文化、户外表演文化等新的业态和新的服务内容。

1590635054190527.png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像往年七八月份旅游中心城市一床难求,客源外溢周边县城的现象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自今年起,户外露营装备行业会有更好的收益,也会催生与之配套的迭代产品面市和新产品的开发。

 大考促大变

疫情检验着旅游业的“免疫力”,考验着旅游企业的“抗压力”,同时也检测着旅游从业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各地“免门票”和门票“降价”成了“统一”的促销举措,这对于产业链不成熟、业态缺少“二消”的旅游景区来说,基本上等于脱掉了门票的外衣,剩下区间车这条“底裤”在市场上近乎裸奔了。

市场告诉我们,除去门票的“外衣”,一定要显露成熟的高品质的产业“形体”,要秀出产品差异化、业态多元化、产业体系化、文创个性化、运营战略化、宣传创意化、营销创新化、服务亲情化的八块强健的“肌肉”。

2020年,旅游经营者的注意力不要放在期待人潮涌动的“客流”上,而是要把功夫下在如何“留客”上。

疫情之下,人们虽然戴着口罩,但并不影响对旅游业的关注和评论,同时人们增强了对旅游目的地精挑细选的能力,经营同质化产品的企业,单靠“扶持”或单靠拉托“购物”生存的企业,缺少内生动力和造血能力的企业,不思创新、没有应变能力的企业,都是有严重“基础病”的企业,面对疫情,难逃一劫。

旅游从业者都能感受到市场这个巨大的筛子,在疫情强烈的震荡中筛选着文化旅游产品。

那些一台戏、一帮人、一餐饭、转一圈、一篇通稿的“五个一”面子工程,即自娱自乐、半死不活的“旅游文化节”和热热闹闹三两天,冷冷清清又一年的可有可无的“节庆”活动,将以“受疫情影响”不能举办为理由,合理而体面地告别市场。

只会搭台,不会唱戏,没有编创能力、没文化还要“玩”文化的“文化传播公司”,都将会无奈地裸露在沙滩上。

你给我多少钱,我给你请多大的腕,以最老套的“独唱、舞蹈、杂技、组合、器乐演奏”等冷拼盘投甲方所好撮合一

台节目,带不动市场,留不下作品的策划人将不受市场待见。同时,有创意思想、有创新能力、能挖掘提炼整合文化资源、懂文旅融合、 有创作能力、有文化实力的“后浪” 们,会浪里飞舟,俏立潮头。

市场需要有原创精神、有本土基因、有地方文化根脉、有区域特色、 有人文温度、 有市场辨识度、有经济效益、有民众期待感、有市场响应度、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旅游节事活动。

文旅行业需要懂策划、懂市场、懂管理、懂经营、懂营销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头痛医头,脚疼医脚,以“问题导向”被动救火式工作的方法将被淘汰,具有市场前瞻性眼光,具有市场实战能力的“大咖”将有用武之地,旅游行业管理,也更加需要超低空贴地飞行,能实战指挥的一线人才。

创意产出  创新发展

疫情时期,在“流量”优势不明显的浅水域,不是看你的游泳姿势美不美,而是看你涉水的腿脚功夫够不够,要用业态优势、产业优势、综合经营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和创意创新能力说话。

旅游从业者必需清晰地认识到,面对当前市场有限出游的客源,与其价格竞争不如练功破冰,与其用兵争夺,不如用冰取火——让策划赋能,破冰抢滩。

近两年,旅游的重资产投入和举债扩张会显得尤为谨慎,依赖人才、出奇策划、创意产出、创新发展,为企业培育造血能力,实现产业升级,赋能企业当“夏”的免疫力显得尤为重要。

对行业培训来说,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并带着不同痛点的旅游企业,已不再需要“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套话,也不需要“掰开了揉碎了”分析透彻的系统理论,更不需要“包治百病”的鲜煲鸡汤,需要的是强化“刺刀见红,用人数说话”的实战本领。企业亟需把脉问诊、清除积弊,对企业的疑难杂症指出病因,开出处方,且药到病除的策划。

1590635092824527.png

应对疫情,需要免疫力,但不能滥用补药。

创意宣传、创新营销已成为疫后的必然选择,不要在传统的“一首歌、一个宣传片、一部电影……”的俗套里打转,不要指望一首歌能把区域旅游点亮唱红,旅游从业者真正该唱好的一首歌是《我们不一样》!

在自我否定中增强免疫力

应对疫情,需要通过“体检”认识自己。

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许多地方理论上所谓的“100公里、150公里、200公里半径旅游圈”,经过多年市场验证,似有似无,或许与你没有多大关系,许多“晕圈”假象只是理想化的“画饼”而已,破解这一尴尬难题的办法是理性认知旅游产品的品质,因为品质决定市场半径。旅游经营要学会从资源看禀赋、从文化找诉求、从区位看愿景,做好旅游产品市场半径的最大化,根据市场认可的定义权和定价权,决定有匹配度的宣传口号和营销策略。

疫情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谁都可以去旅游,但不是谁都懂旅游、不是谁都可以经营旅游,原本看似轻松的旅游产业,“玩”起来却要文武双全,要把经营管理者的知识阅历和生活阅历来个大起底!这是一个最不遮丑的行业,你所做的一切,都要经得起千人指万人评,最后不是靠“统计数字”说话,而是要靠手中的票子说话,靠可圈可点的人头说话。

疫情肆虐中动荡的旅游市场也将“晃倒”一批缺少文化根基、缺少故事立论、缺少创意支撑的宣传口号,攀高称大、山寨模仿、拼接词汇及没有市场感召力却一本正经喊得山响的旅游宣传口号,将应声倒地、“捂脸”退场。

疫情之后,创意宣传营销显得尤为重要,标签式的“贴牌”形象口号已毫无意义,不要动辄就往“丝路”上靠,动不动就拿“明珠”自喻,不要总惦记着与别人的“大美”“壮美”同框。现在流行用公筷,不要醮着别人的口水当调料,山寨模仿或剽窃他人的创作成果,都将在“透视”的信息时代随即曝光。

城市形象口号、旅游形象口号,直接或间接关系到区域旅游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到旅游业对当地GDP的贡献。把一个形象口号的词汇拆开,看一看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多少个地方符合这个词汇表达的形象,再找一下你所推介的城市或旅游景区在这里面排在什么位置,拆词分析法会帮助我们找到定位,会有效防止滥用夸张、附庸风雅、抄袭模仿的错误发生。

旅行的达成是文化认同、文化欣赏的产物,旅游的宣传营销很吃功底,既要眼前一亮,还要直达心底,不要在某个场合任性随口一说,试图“创新”的词语还要让别人去猜去问,这就注定是失败的宣传语,不成功的宣传语会长期增加市场营销成本,文化旅游的宣传首先是要有文化形象的差异亮点,再者一定要走心,否则市场不买单,大家很难堪!

市场倒逼  精品精进

疫情尚未结束,我们已明显感觉到市场对旅游产品的精品、精选、精进追求将成为强音和主旋律,而“劣汰”又是不可或缺的“伴音”。

通过疫情,旅游从业者进一步发现,只有点子没有体系的策划,只有美景没有前景的规划,只懂要素空间布局而不懂运营、营销体系的规划是“基础病”并发、免疫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从现在开始,旅游市场几乎不给我们试错的机会,旅游行政管理也需要一个能应对市场急剧变化的懂得运营的智囊团队,否则会出现决而无策的尴尬。

现在我们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人们对旅游的体验会更加挑剔,因此,文化旅游业对从业人员和管理机构也更加挑剔。市场对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策划设计的要求会自动升级,一些似曾相识,临近几省区都能看得见的在综合批发市场都能买得到的“旅游纪念品”将会成为尘封的压架货。倘若旅游纪念品没有地方文化特质、没有产品故事、没有艺术欣赏价值,不能融入生活,又缺少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这些产品和相关企业是没有未来的。

受疫情重创,很多旅游企业等待施救,政府有限的扶持资金应该精准“滴灌”给有发展潜力的优质旅游企业,对以套取政府多部门支持资金为目的无原创产品、无就业率、无市场的“三无”企业,对一些抓住政府扶持的“奶瓶子”不松手的以哭闹见长的“婴儿企业”,应该采取“休克疗法”。

 用精神国力  促旅游发展

疫情肆虐之下,国人进一步认识了世界,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多少人听着国歌,禁不住热泪盈眶,同时也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骄傲自豪。目前中国以外的疫情尚不稳定,国内的旅游宣传应该寓教于游,让国人充分认识祖国的辽阔与大美,人们会发现祖国的大好河山,许多地方还没有去过,对56个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很多尚处在泛知、略知、概知、碎片化认知的层面,许多故事还没听过,国内许多世界级的风景名胜还没欣赏过。不说别的,摄影教科书级的独具西域风情的新疆就能安排20天左右高品质的旅游假期,天山南北就像一部打开了的巨大、厚重而精美的地理典籍,47个民族创造的历史故事引人入胜、令人痴迷。

建议国内一些区域宣传不要再用“东方瑞士”“东方夏威夷”“东方威尼斯”“中国的普罗旺斯”等崇洋“傍大款”类的宣传语,这种宣传语是跪着一条腿喊出来的,缺乏自信,听着刺耳!要聚焦差异性,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2020年,应着力引导国人从国内旅游开始为中国“投票”。

1590635155904276.png

国内旅游市场的恢复,要尝试创新,在适宜旅游的季节,用每月1—2个“3日周末”来刺激省内游和周边游。要落实年休假制度,同时考虑防疫的需要,根据区域旅游淡旺季的变化,让中东部地区、南方地区和东北、西北地区错峰放年休假,这样也符合国家“常态化防控疫情”的要求。

建议引导市场利用年休假探亲旅游,2021年的春节,不放长假,有效避免大迁徙、大流动给疫情防控带来新的难题,巩固国家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相信14亿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会根据国家的需要闻令而动,相信2020年的冬天不再寒冷!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介绍:

李兰生

中国策划管理指导委员会策划专家

政府、企业文化旅游发展战略顾问

旅游景区策划、文化旅游产业策划、大型主题活动策划实战专家

策划师培训导师

 

编辑:晓颖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