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党建
山西GDP增速垫底 “荷兰病”该怎么治?
2018-01-21 10:02:21   来源:新京报

  日前,各省份陆续公布本地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已有20多个省份的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山西GDP增速暂时垫底。

  自2014年以来,山西省GDP增速一直在低位徘徊不前,2014年增速倒数第一,2015年增速倒数第二。这说明作为资源大省山西正在遭遇“资源诅咒”,即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经济学将这一现象命名为“荷兰病”,即自然资源的丰富反而拖累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主要是对某种丰富的自然资源过度依赖所致,山西省目前经济困境与之前过度依赖煤炭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荷兰病”?这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荷兰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国家,这时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并在之后的两次石油危机导致油价上升中获得了巨大收益。荷兰政府大力发展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并带来了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但蓬勃发展的天然气业严重打击了该国的农业和其他工业部门,进而导致制造业的萧条。这是因为,天然气业导致工资和资本大幅攀升,使得传统的制造业成本上升,丧失了比较优势。同时,政府患上“依赖症”而缺乏扶持、服务其他产业的动力。另外,丰富的自然资源往往容易伴随腐败行为。比荷兰资源更加丰富的阿根廷,亦是如此。

  哈佛大学政治学者James A.Robinson和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者Daron Acemoglu在2012年合著的《国败论:权力、繁荣与贫穷之源》一书中指出,天然资源丰富的地方未必会走上繁盛的康庄大道,反而容易跌入贫苦的陷阱,遭遇“天然资源诅咒”。

  煤炭有着“黑色黄金”之美誉,毋需讳疾忌医,山西也不同程度上患了“荷兰病”。时至今日,山西省的“荷兰病”该怎么治呢?

  抛去清晰界定好煤炭资源的产权、发展其他产业等老生常谈的办法外,当务之急,还是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平等对待各种经济主体,避免煤炭对其他产业的“挤压效应”。毫无疑问,地方政府不妨以反腐为契机,唤醒“晋商精神”,尤其要提供引导企业家从以往的破坏性“寻租”到生产性“寻利”上面的宏观环境。如此,才能唤醒“晋商精神”,才能激活“企业家”这一经济增长原动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把企业家才能看作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原动力。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精神,敢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晋商精神”实际上是山西比“黑色黄金”——煤炭更加珍贵的财富。

  生物界有一种“逆向进化”现象——环境越是恶劣,生命力越顽强,经济领域亦然,日本、韩国等资源困乏之国反而取得较好的经济增长。荷兰、阿根廷这些资源繁茂之地却屡屡遭遇经济陷阱。山西省不能因为GDP增速一时落后而气馁,只要卧薪尝胆,“晋商”会有王者归来之日。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