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党建
给空气采样器戴“口罩”是面“照妖镜”
2018-01-21 10:02:15   来源:四川在线

  空气采样器本是实时监测空气质量的,作为国家直管的长安区监测站,不经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然而,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分局主要官员出于自身政绩考量,偷配钥匙并记住密码,用棉纱堵塞采样器,致使数据异常,引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注意。警方立案调查后,目前涉案人员已羁押在看守所。(10月25日《华商报》)

  给空气采样器戴“口罩”,对环保监测数据进行造假,西安市有关官员确实异想天开。然而,这次事件暴露出颇多现实问题。

  造假远远未杜绝,甚至越来越猖獗。很多年前,坊间就有“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说法,都是21世纪了,已经是政务公开的年代了,已经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了,居然还有官员进行数据造假,人们不得不问:数据造假何时了?

  造假为政绩,政绩该如何考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造福百姓,要看政绩。如何考量官员的政绩,只听汇报吗?只看数据吗?只听官员自吹自擂吗?给空气采样器戴“口罩”是官员出于自身政绩考量,这是对官员政绩评价考核机制的极大嘲讽。

  政策和对策何时才能相向而行?有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和对策总是背道而驰。2015年4月环保部决定开展全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专项检查,2016年10月西安官员对空气自动监测站数据进行造假,为什么西安官员就不能与环保部相向而行,想方设法把空气质量搞好?这是对百姓也是对官员自身的负责呢!

  层层关卡何以大多失守?据报道,在防范数据人为造假方面,国家设了多层关卡:数据的“一点多发”、远程监控、飞行检查和交叉检查等。试想,如果每到关口把好关,造假者如何能得逞?报道还说,西安这次数据造假,就是在“飞检”中查出来的,那么请问:多久进行一次“飞检”?如果不是“飞检”,何时能查出问题?还有多少地方在进行数据造假?

  惩戒措施尤其是法律法规必须尽快完善。为啥要给空气采样器戴“口罩”,因为以前这种行为没受处罚;为啥明知这种做法错误也要去做,因为不知所犯错误的严重性;为啥不知错误的严重性,因为目前的法律是从造成后果的严重性来定罪,而给空气采样器戴“口罩”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这个不好界定……

  给空气采样器戴“口罩”是面“照妖镜”,众多“妖精”在这面镜子下现出了原形。“妖精”现出原形不是事情的终结,不让世间再出现“妖精”才是问题的根本。为此,无论顶层设计还是草根智囊,既要协心协力把现有“妖精”斩尽杀绝,又要共同努力不再让新的“妖精” 出现。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