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一系列的楼市去库存政策开始登场,降准、降息、降首付、减税接连出手。房产开发贷款的高速增长与地产开发贷款余额的暴增,说明房地产投资已经有效启动。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称,个人按揭贷款增速自去年5月份以来持续回升,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加快。(4月22日环球网)
商品房去库存的方向是很明确的,就是那一亿多要进城的务工人员。但市场因此而引起的强烈反应,似乎让这个宏观经济政策很难落地。这个道理很简单,这些城市新贵的财富积累和节节拔高的房价比较而言,显然不构成你情我愿的买卖市场。由此判断,房价热情高涨的背后,和去库存的房地产经济方向是背道而驰的。去库存经济的综合政策利好,给这个市场带来了一股冲动。但这个利好并没有落入计划中的城市新贵囊中,准确说这又成了投机者豪赌一把的精准时机。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房价的这次冲动,会再一次让这个市场岌岌可危。试想,去库存目标一旦落空,房地产市场的机会还有几多胜算?
能看到更多的是,有几十个城市房价上涨的正能量报道,甚至连续几十个月的涨。全国房价热血沸腾。然后,又能依稀看到一些城市要控制房价的言辞。其实调控房价一直都是这个样子。调控措施紧,房价不景气,市场低迷;政策一放松,房价就一飞冲天。所以不难看出,这个市场对于政府的依赖性极强,而不是去依赖市场。所以对于这个市场来说,这才是最致命的。市场的繁荣固然很好,但地方政府更应该缜密把脉,以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姿态呵护市场,防止虚假繁荣。
一个市场的健康发展,要有相应的购买力支撑,而不是恶意炒作,哄抬物价。房价的高涨,与地方政府的政绩冲动密不可分。甚至有的地方过度依靠贩卖土地过日子,或叫土地财政。高房价,高地价造成的政绩冲动,往往会带来诸如强制拆迁、非法拆迁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损毁了政府公信,还严重抹黑了政府形象,老百姓也很受伤。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房地产去库存,这个大背景下的房地产市场是什么样子 ?实在没有必要再遮遮掩掩。这是一个严重供大于求的市场;这个市场现有城市人口已经完全丧失了“购买力”;这个市场的未来在于将要进城的一亿农民。而我们看到的远不是这样;我们看到的是一轮暴涨后的购房贷款的再次放大;我们看到的所有优惠购房政策几乎都和“城镇居民”关联。如果不是中央经济会议的暖风,以及关联的优惠措施,房地产市场的这次繁荣火爆真的不值得预期。事实是,我们目前在用投机去库存;用炒作去库存。
高房价诱发的泡沫经济,应该是各方共识了,更甚至一些投资巨头因此来唱空我国经济。良药苦口利于病,我们真的有必要听听反对高房价的声音,而不是一味的陶醉在这轮房价上涨的歌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