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党建
邢理建:铲除“会议腐败”步入“不能腐”阶段
2018-01-21 09:58:58   来源:综合   分享:
0

  每年7月份,中央和地方各级公务机关,要按例向社会公布上半年“三公”消费账单。在此当口,财政部等三机构于昨日对外公布最新版《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新版管理办法从本月起施行,2013版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与旧版管理办法作逐条对比,新版管理办法对会议的限定与审批,开支范围与标准,报销支付审批流程,监管失察失责的追究问责等,都作了不同程度之细化和强化。总体来看,趋严、趋细及加大把关追责力度的新版管理办法,与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所形成的监管(察)态势形成了新的契合。在一定程度上,新版管理办法的施行,可视为遏制“会议腐败”由之前的不敢腐,向不能腐递进的转折点。

  众所周知,“会议腐败”乃至整个“三公腐败”曾被舆论普遍认定为各级公权机关的癌症之一。在中央决心和社会舆论的内外共同作用下,从2011年起,中央国家机关开始逐年公布上一年度的“三公账单”。在公开的头两年,所公布账单十分粗糙,舆论并不买账。民众听到和看到的“三公腐败”依然十分放肆和猖獗,舆论的愤怒并未得到实质抚慰。客观地讲,在公开头两年,从公开的账单上,“三公消费”是有所下降的,问题出在大小公权机关的小金库和形形色色的“创收”活动尚未受到治理。因此,表面上制度严了不少,“三公腐败”该有所收敛,可暗地里,“三公腐败”依然张狂无忌,是为明账不能腐,改走暗账照样腐。

  2014年公布2013年账单时,情况起了积极变化,中央一级“三公消费”同比直降35%,2015年公布2014年账单同比降幅17.8%,2016年公布2015年账单同比再降11.7%……民众看到了希望,乐见中央施行“八项规定”动了真格,继续我行我素的,要么被举报,一旦被查实,执纪当了真,威慑作用开始显现。

  有一条措施最关键,那就是遏制“三公腐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初步形成了遏制“三公腐败”综合施治的一整套办法和手段。其中已被实践证明疗效显著的大体有如下几条:

  第一,铲除各级各类小金库。过去是整治小金库,这次是直接取缔。市、县、乡三级,取消下辖公权机构行政收费账号和会计出纳岗位,统一组建市、县、乡本级财务中心。第二,市、县、乡三级机关下辖的委办局所的“三公报销”,统一由本级财务中心审核报销入账;许多省区,村级账务也已一概取消,村级收支一律纳入乡镇账务中心代理,最不易监管的村官财权被上收。第三,公权机关的行政处罚收支账户被一律取缔,所有罚没款一律进入市、县两级账务中心走账。简单讲,这一招将小金库的主要来源基本堵死。第四,“三公消费”实行定点消费,银行转账和公务卡刷卡结算,与本级政府财务中心实时联网。这就大大压缩了开具假发票冲抵“三公腐败”开支的可利用空间。第五,整治私人会所、高档娱乐色情场所、楼堂馆所、高尔夫球场,令各级官员不敢轻率涉“所”涉“场”。

  上述举措施行后,政治上“八项规定”的电压越来越高,财务上“三公腐败”的资金来源基本被截断,渠道基本被堵死。经上述五招综合使力,遏制“三公腐败”,已初收釜底抽薪之疗效。

  有部分舆论注意到并引发新的疑虑是:自“八项规定”从严执纪以来,“三公腐败”的舆论关注度在逐年降低,媒体报道亦逐年减少。笔者以为,这大体有两个原因:这几年持续“打老虎捉苍蝇”力度不减,客观上“挤占”了舆论关注度。新技术进一步擦亮了民众监督的眼睛,“三公腐败”的常客们,所受压力无处不在,致“三公腐败”数量的确呈逐年下降态势,也即“不敢腐”的氛围已初步形成。

  “会议腐败”有个俗称叫“放松腐败”,相对于“公车腐败”和“公务接待腐败”,判断其腐与不腐之界线,比判断另两类腐败更容易把握些。因此,随着新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措施的继续推出施行,对它的进一步整治有望率先步入“不能腐”之第二阶段。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