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孝感网站>专题资讯
健康扶贫的“大悟答卷”
2018-01-21 10:46:43   来源:孝感日报

  端午节前夕,夏店村村民闫海波走出大悟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的大门。在医生的精心护理下,困绕他多年的糖尿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钱没花一分,治病找准根。”这位43岁的汉子,此时心情舒畅。

  像闫海波一样,大悟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6000个贫困家庭共7037名患者,通过体检和筛查,找准了“病根”。

  “扶贫先问诊,问诊再治病,治病用好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大悟县以“两扶三保”(产业扶持、教育扶持,生活保起来、医疗保起来、住房保起来)为目标,以“健康大悟”建设为抓手,从解决贫困家庭的身体健康做起,让贫困家庭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让患病群众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从来都是群众上医院看病,如今医生进村入户为群众看病。上与下虽然是一字之差,但群众感受的变化却很大。”

  从3月1日至4月30日,大悟县集中两个月的时间,组织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等4家医疗机构,对全县273个村的精准扶贫对象进行了体检。

  县中医院副院长钱红说:“为了不耽误群众体检的时间,我们每天清晨5时集中,7时之前到村进行准备,7时30分开始体检。到偏远乡镇体检时,就近住宿,一周一轮换。”

  “从早忙到晚,没人叫苦叫累,体检时一丝不苟。”宣化店镇陈河村党支部书记陈继忠感叹地说,“县中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村干部学习!”

  在县中医院《体检随车必带物品清单》上,有这样两件物品:一样是面包,一样是复印机。副院长沈金波介绍说,面包是为空腹参加体检的群众准备的,免得群众挨饿。携带复印机,是为了把群众的病历复印一份带回来,一是对诊疗有个参考,二是避免群众多跑路。

  贴心的服务、精心的筹划、严密的安排,提高了贫困对象参加体检的热情。正在武汉经商的宋昌文得知贫困户免费体检、免费治病的消息后,按照村里约定的时间,一大早从武汉开车,把65岁的单身叔叔送到老家河口镇上榨村参加体检。东新乡邱寨村党支部书记谈发全说,全村55户贫困户、140人,第一轮参加体检86人,第二轮补检54人,参检率达到100%。

  找准病根,是健康扶贫的基础。大悟县4家医疗机构将根据体检结果,因病因人实行一对一的治疗,全力打好健康扶贫的攻坚战。

  “一手抓扶贫、一手抓医改。用扶贫的实践指导医改,用医改的成果惠及民生。”

  经过精准识别,一组数字摆到了眼前:全县重特大疾病2800人,长期慢性病患者3000人,伤残疾病1200人。

  数字是压力,更是动力。大悟县委、县政府用心、用情,书写着健康扶贫的“大悟答卷”。

  对需要到医院诊治的扶贫对象,该县按照首诊在基层、复杂病例转县级医疗机构、疑难病例转县外指定医疗机构的“分级诊疗”原则,全部有序地安排到位。截止6月3日,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共接受精准扶贫对象住院6715人次,共发生医疗费用2446.7万元,新农合已补偿1755.6万元。

  对30种门诊重症、需长期服药的扶贫患者,该县确定了医疗保障的责任领导、责任医院和责任医生,由县级诊疗专家组按个案制定有针对性的服药治疗方案,再由乡镇卫生院安排专人定时、定量地将药品发放到患者手中。目前,全县已有3428名患者领到了药品。

  对特殊病人,该县在中建一局的帮助下,计划投资1.2亿元,在县高铁新区新建一所占地面积100亩、床位300张的精神病医院。届时,全县在册的2566名重性精神病人将会有一处属于自己的乐园。

  大悟县一手抓扶贫,一手抓医改,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为突破口,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同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以县医院建设为抓手,解决城乡分开的问题;以病种为抓手,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分开,上面医院看急的,下面医院看慢的,实行急慢分开;以群众需求为抓手,解决上下分开的问题,合理地调配好医疗资源,形成有序的就医格局。

  机制改革如影随形。大悟县卫计局在局机关一楼大厅,开设由卫计、保险、民政、财政等部门组成的精准扶贫医疗保障对象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窗口。该县精准扶贫对象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费用由医院先行垫付,转诊到县外就医的费用由个人先行垫付,最后均集中到窗口进行“一站式”结算。

  大悟县精准扶贫医疗保障指挥部负责人张文祥介绍,精准扶贫对象县内治疗不花钱,转诊到县外就医的费用,政策范围内医疗保障水平达到100%,基本实现“零负担”。

  构筑起一道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制度防线和救助防线,全力打通健康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全县贫困人口1.82万户、4.3万人。其中,因病残致贫家庭6000户,共19062人,占贫困总人口的44.3%。

  针对这一严峻形势,该县制定出台《大悟县精准扶贫医疗保障工作方案》,从精准扶贫对象体检、分级诊疗、门诊重症用药、医疗保障责任包保、医疗费用控制、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等方面,构筑起一道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制度防线。

  另一条救助防线也在乡镇村组铺开。根据各村常见病、多发病等情况,该县有针对性安排基层医务人员结对帮扶贫困患病农户,负责落实健康教育、疾病防治等健康服务。乡、村医疗机构组建贫困村签约服务团队,上门为贫困家庭提供面对面公共卫生服务,教会群众自我保健、自我预防的方法。

  位于黄站镇的苏区医院院长刘璋说:“我们已组织4个医疗组,一个组由一名副院长负责,一个科主任、一个医生、两个护士,加上两个乡村医生,每个医疗组签约两个村,对该村的贫困户家庭的卫生健康工作进行包保负责,通过全程服务,及时地掌握群众患病情况,及时地分类进行干预和治疗,防止小病发展成为大病、重病,从源头上解决因病致贫问题。”

  同时,在新农合报销部分费用和民政部门帮助落实部分大病救助资金的基础上,大悟县政府为精准扶贫对象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大病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并建立每年3000万元的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基金,通过“六重”保障路径对贫困对象产生的医疗费用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

  兜底兜住了希望。该县城关镇双桥村43岁的村民万美和高位截瘫多年,妻子因患有风湿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家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这几年,我家每年光看病吃药就得花费好几万元,幸亏遇上了好政策,今后的日子才有希望!”万美和的妻子对丈夫能享受“全免”的待遇十分感激。

  大悟县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还将进一步完善救助机制,转现行的事后救助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患病困难群众的“入院率”;进一步整合部门资源,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力降低医疗成本;进一步提高救助比例,探索制定一套分病种、分医疗费用多少、分报销比例大小的救助办法,使这一民生政策真正发挥救命的作用。

  “实施健康精准扶贫的落脚点,也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让群众少得病、不得病,从源头上减少病人。”这就是健康扶贫的“大悟答卷”。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