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着“农民幸福感满意度调查”课题,11月16日,黄州区调查队的队员们一走进陈策楼镇王福塆村,就被“幸福”了。
“我们这里实现了‘十八个全覆盖’,农民们对自个儿的幸福生活感到一百个蛮开心。”村支书范学军说。
范学军所说的“十八个全覆盖”,是黄州区在5年前开始分两轮实施的农村“幸福全覆盖”工程。
“围绕‘生活、保障、宜居、发展、和谐’幸福五层次,我区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用城镇化的标准建设农村,用市民待遇对待农民,努力建设‘生产在村子、就业在园区、生活在小区、服务在社区’的社会主义幸福农村。”区委书记骆志勇说。
推进第一轮“幸福全覆盖”工程时,黄州区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打破镇域、村域、组域界限,将行政村规划整合为农村社区,全区形成了农村新建住房向社区集中、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向社区集中投放的格局。
两年时间,全区农村实现了村组道路硬化全覆盖、安全饮水全覆盖、市场化垃圾治理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农家电子书屋全覆盖、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全覆盖。
“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目标,我区在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致力于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做强产业支撑,助力农民增收致富,让更多的农民不仅享受田园生活,更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区长胡凯说。
每年财政支出的73%投向民生领域,黄州区农村第二轮“幸福全覆盖”工程在2015年底“基本达标”,实现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村级卫生室全覆盖、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全覆盖、有线电视智能广播宽带上网全覆盖、金融服务联系点全覆盖、公交车全覆盖、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和视频系统全覆盖、“12345”政务信息服务平台全覆盖。
据黄州区调查队测算,该区农村常住居民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3767元,是2011年的1.84倍,年均增长13%。 (记者 刘富中 通讯员 郭薇 李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