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
六载育人路 一颗赤子心——从乡村教师到教联体改革践行者的成长笔记
2025-05-20 14:10:51   来源:今日湖北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从教六年。从蕲春县株林镇宋塘小学的乡野教室,到城区第六实验小学的现代化课堂,变的是教育场域,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守。在这段跨越城乡的教育旅程中,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耕耘与责任的坚守。

乡村三年:在“三心二意”中播撒希望

 1747721395923806.png

2019年,我通过教师招考来到蕲春县株林镇宋塘小学。这所偏远的乡村学校,成为我教育梦的起点。面对留守儿童求知的眼神,我写下《乡村教师当“三心二意”》——以“专心、热心、倾心”治学,以“意志力、责任意识”扎根。在宋塘的三年,我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节的手工贺卡传递感恩;六一节的简陋舞台绽放童心;集体生日会凝聚温情;提前的毕业照留住牵挂……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让教育有了温度。为改善教学条件,我联系爱心校友捐赠设备;为丰富课余生活,创新编排动感课间操;为提升课堂质量,坚持面批作业、精研教学。当学校因生源减少撤并时,我带着不舍与欣慰离开,但那些星光下的晚自习、田埂上的家访路,早已成为我教育初心的底色。

融入城区:在“美好六小”中探索育人新路

 1747721407502883.png

2022年,我通过遴选进入蕲春县第六实验小学。从乡野农村到城区实验,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在“美好教育”理念引领下,我尝试将乡村经验与城市资源融合:带一年级新生时,我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纲,设计班徽“星辰班”,用队歌比赛点燃集体荣誉感;执教六年级时,我策划“辞旧迎新仪式”,写春联、拍新年照,让传统文化浸润童年;在经典诵读展演中,带领学生演绎《木兰诗》,让诗词之美与家国情怀共振……我始终相信,教育需要仪式感,更需要文化滋养与情感联结。

初心不改:在“改革破题”中答好教育均衡卷

 1747721418140013.png

2023年,蕲春县推进教联体改革,我成为学校级部管理的实践者之一。在《制度赋能,答好教联体管理之问》一文中,我总结出“三新”经验;通过“管理共享新中心”统筹校区资源,依托“责任细化”激活教师担当,借力“数字赋能”实现教研同步。作为三级部主任、党员教师,我推动线上集体备课、跨校区主题教研,让城乡教师共享智慧;在黄冈市教联体干部培训班上,我分享的“以学促干、谋在新处”理念,正是源于一线实践的沉淀。

教育长路:在“薪火相传”中奔赴星辰大海

 1747721431676473.png

六载春秋,从宋塘小学的星空到六小教室的灯火,我愈发懂得:教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远征,而是一代代人薪火相传的奔赴。我常问自己: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在宋塘,它是留守儿童手捧蛋糕的笑脸;在六小,它是新生第一次登台的勇气;在教联体,它是城乡课堂同屏互动的瞬间。答案愈发清晰——教育是点亮心灯,是唤醒潜能,是让每个孩子相信“远方有光”。

未来,我愿继续做教育路上的“追光者”,以“躬耕者”的姿态扎根教育一线。继续在教联体改革的浪潮中当好“桥梁”,让城乡资源流动生辉;也要做好“火种”,与更多青年教师携手,把黄冈教育的“美好答卷”写在孩子们的笑脸上,写在家长期待的目光中,写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丰沃土壤里。(蕲春县第六实验小学付畈校区 翁晨)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