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网(通讯员:王芬)近日,汉南区育才小学、经开区育欣小学联合中国车谷全民健身中心(南馆),以“变堵为疏”为核心理念,将游泳技能培养与防溺水安全教育深度融合,推出“游泳进课堂”特色项目,为体教融合注入新动能。
课程启动前专题家长会上,校方颠覆传统“禁水令”管理模式,提出“主动赋能”策略——通过系统化游泳教学,学生在掌握水中自救技能的同时,提升风险预判意识。自五一假期后,两校400余名四年级学生分批走进泳池,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开启游泳启蒙课程,既享受运动乐趣,更掌握关键生存技能,为夏季防溺水工作构筑坚实防线。
“五有”破题:从被动禁水到主动护安
汉南区地处长江之畔,防溺水工作历来是校园安全重点。两校打破传统“六不准”的单一限制模式,创新升级“五有”原则——有专业教练指导、有扎实游泳技能、有教师全程监护、有完善安全设施、有专业救援保障,引导学生从“远离水域”转向“安全亲水”。课程中,学生系统学习闭气、漂浮等基础技能,并通过模拟场景演练提升风险预判能力,实现“堵疏结合”的安全教育闭环。
科学统筹:课程连堂不断档
为确保教学与学业双线并行,两校精细调整课表:育才小学每周一和周五,育欣小学每周二和周四,以“两节体育连堂课+大课间活动”的模式分时授课,既保障每堂游泳课1.5小时的高效训练,又避免学科教学进度受影响。首期课程结束后,学生反馈热烈,多位家长表示:“孩子不仅爱上游泳,更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
长效护航:从课程到体系的升级
两校计划将游泳课纳入校本课程体系,未来实现四年级学生全覆盖,并逐步向其他年级推广。该校全永乔校长表示:“游泳不仅是运动,更是生命教育。通过系统培训,学生既能强健体魄,又能树立安全意识,真正实现‘防溺护成长’的目标。”
这一创新实践,不仅破解了防溺水教育难题,更探索出“体质提升+安全赋能”的育人新路径,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责编: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