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阳新县一中数学教研组于4月份成功举办了“无生模拟课堂”教学展示、优质课校内选拔赛。本次比赛由高一、高二、高三数学备课组长王燕娟老师、张红霞老师、陈健老师、教研组长汪梅花老师组成评审团,从“目标达成度”“思维进阶性”“技术融合度”“育人渗透性”四个维度进行量化评分。赛后开展“1+1”点评环节(1个亮点+1条建议)为教师提供精准改进方向。
评委老师们一致认为:无生课堂更考验教师对学情的预判、环节的衔接与生成性问题的处理,选手们均展现出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赵碧云老师以《余弦定理》为例,课堂设计科学、教师素养扎实,较好体现了“无生课堂”的模拟真实性,将学生思维可视化和现实情境融合,符合新课标“以生为本”的理念。柯淑芳老师以《均值不等式》为例,以明确代数证明→几何解释→应用求最值的三维目标,紧扣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素养,通过周长相等的矩形中正方形面积最大的几何情境引入,直观揭示不等式本质。
陈君威老师讲解优质课《椭圆的标准方程》,以“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为主线,对应高中课标对解析几何的教学要求,目标明确分层:基础目标(推导方程)、能力目标(代数与几何转化)、素养目标(数学建模应用),本节课以“思想方法鲜明、技术应用得当、育人导向突出”成为优质课范例。
金林枝老师讲解优质课《球的切接问题》,本节课从特殊到一般,先分析正方体、正四面体等简单几何体的切接球,再推广到一般棱柱、棱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以“空间想象+代数推理”为核心,通过信息技术与问题链的有机结合,有效突破了切接球问题的难点;注重转化思想、极限思想、对称思想的渗透。
本次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设计”为主题,通过赛课,充分展现了数学组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育人智慧。(通讯员/汪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