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长江大保护?保护长江的措施有哪些?”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家大讲坛在三角湖小学拉开帷幕。该校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院长史建波教授,为学校少年科学院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环保宣讲课。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生态保护工作尤为重要。长江大保护不仅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而且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史教授立足环境保护的严峻现状,向学生们阐述了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性。他谈道:“近年来,长江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我亲自参与长江源头科考工作,并见证了长江水质从源头到下游逐渐改善的过程。水质的改善离不开长江生态保护科研工作者们所做的努力和贡献,这些努力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守护着我们的生命之河。”
随后,史教授将话题转向了极地科考。他介绍了自己多次前往北极、南极以及青藏高原进行科考的经历,分享了这些神秘地域的独特魅力和科考过程中的感人故事。他提到,极地地区是地球上最为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指示器。通过科考,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极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还可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宝贵的科学依据。
史教授的演讲生动有趣,既有深刻的理论阐述,又有丰富的实践案例,让师生们受益匪浅。该校四(2)班学生刘志宇说:“长江中的濒危物种逐渐增多。我们要积极加入保护长江的队伍中来,让母亲河重现生机。”
该校校长贺小红表示,三角湖小学是武汉市首批长江流域水质监测点学校,致力于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并开发了以“河小青巡湖实践活动课”为代表的水域检测校本探究课程。此次科学家大讲坛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与顶尖科学工作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学校将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鼓励学生们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的伟大事业中,共同为构建健康、美丽的地球家园贡献力量。(通讯员/谢小玲、虢碧莹、谢晓雨、李乐影)
编辑: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