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冈网站>黄冈文化
躬耕东坡
2018-01-21 10:42:56   来源:网络   分享:
0
    元丰三年(公元1080)二月,苏轼在御史台差役的押解下来到黄州。当时只有长子苏迈在他身边,其余的家人都由弟弟苏辙暂时照看着,直到五月底才来到黄州与苏轼团聚。苏轼平时没有多少积蓄,一到黄州便陷入了穷困境地。合家团聚之后,苏轼的积蓄只勉强支撑了一年,正在此时,故友马正卿前来探望。他看到苏轼生活穷困,便出面向当时的黄州太守徐君猷提出申请,让苏轼开垦东坡上那片废弃已久的营地以谋生计。正好徐君猷对苏轼很有好感,马正卿的申请顺利获得批准。东坡,就是东边的山坡,当时的黄州本是一座山城,四周岗峦起伏,东南隅的山坡上有一处比较平旷开阔,面积有五十来亩,原是官家废弃的营地,荒草离离,瓦砾遍地,又因为当年大旱,所以从来没有躬耕田亩的苏轼尝到了开荒种地的艰辛。 

      一旦耕作开始了,那么相应的生产设备都必须配备齐全,于是苏轼就从集市上买了一头黑牛回来,还给这头黑牛取了个雅号叫“黑牡丹”,家里人也都把这头黑牛当成牡丹来爱惜,平日里,只要没有耕作任务,就有专人牵它去草肥水清的地方放养,可尽管如此,“黑牡丹”还是病了,给“黑牡丹”医病时,让苏轼又开怀笑了一回,他只觉得这粗淡的农家生活,蕴藏着醇厚的温情,农家日月亦真能忘忧乐。苏轼每日耕作在城外数十亩的田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率领家人拾瓦砾,烧枯草,平整土地,还疏浚了一口废弃已久的暗井,黄州的几位好友也都赶来相助,风吹日晒,虽然有很多辛劳,却也乐在其中,即使在苏轼把这块荒地开垦出来后,每当他乘着月色在东坡散步时,手中的拄杖还会不时拄到路上的瓦砾,发出“铿然曳杖声”。到了深秋,他们终于在地里种上了麦子,第二年就有了收获,麦子收割后又种上中稻和大秋农物。夜晚,苏轼看到沾着露珠的秧苗在月光下闪着银光,心中充满了欣慰,后来苏轼和家人又在田地四周种了数百棵桑树,以及一些枣树、栗树,还在东坡附近盖了五间草房,号“雪堂”。一个雨后的月夜,苏轼拄杖从雪堂回临皋亭,独行于时幽时明的山路上,夜中铁杖声响连连,叫唤得月色犹清,他意兴未尽,有名的《东坡》诗就诞生了: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躬耕东坡,对于苏轼来说很像陶渊明躬耕田亩,他原想将自己别号为“鏖糟陂里陶靖节”,但苏轼一生最欣赏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为人,认为白居易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执着等个性与自己特别相似,鉴于躬耕之地“东坡”与白居易种花种树的“东坡”相同,非巧合即因有缘,于是放弃“鏖糟陂里陶靖节”一号,欣然以“东坡”作为自己的别号,又因为自己笃信佛法,于是就效仿白居易“香山居士”的雅称,将自己称为“东坡居士”,所以苏东坡这个名字也是从黄州这个地方得来的。苏东坡对黄州已寄予情感,黄州不再显得陋寂难耐,悠闲自适的田园生活令苏东坡有了神仙般的美意,在山水清丽中,在月夜下与友倾心交谈,高楼风软,美酒盈杯,诗人心满意足,悠哉游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