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冈网站>专题资讯
如何重建“补丁路”
2018-01-21 10:44:47   来源:湖北日报

  5年了,大别山红色旅游路的罗田金家河段一直是该县公路局局长李强的一块心病。

  大雨大毁,小雨小毁,年年如此,缝缝补补。直到今年7月1日暴雨来袭,山洪咆哮,这条“补丁路”不堪重负,直接被冲毁,交通中断,至今过往车辆仍只能通过临时便道通行。

  8月25日,当记者来到这里灾后重建现场时,晒得黝黑的李强老远就打着招呼:“等到年底前修好了,就没心病了。”

  先修河道再修路,彻底解决顽疾

  “我印象中,这个路段建成后至少5次受灾。一遇到强降雨,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地方。”李强说。

  据介绍,该路段依河而建,之所以年年受灾,主要是河道原因。由于年年山洪,导致河床下切,河道中间露出2米多高的岩石。洪水来时,岩石逼着河水改变流向,直接冲向河边的公路。

  今夏大暴雨,直接掏空了该路段的路基,导致路面塌陷350米。灾情发生后,公路部门连夜奋战,抢通便道,恢复通行。

  然而,年年受灾年年修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技术标准不提高,安全设施不完善,抗灾能力不加强,公路只能是建了毁,毁了建,低水平重复。“往年受损,受政策、资金等方面原因,修一修、填一填就恢复通行了。这一回,借助灾后重建的机会,一定要提升抗灾标准,彻底解决这一顽疾。”李强说。

  经设计单位及水利、交通部门现场勘察,他们制定了全新的恢复重建方案。但重建公路,必须先整治河道。8月初,已组织专业队伍将河道中的岩石进行爆破,提高河道行洪能力。目前,正在路基边缘灌桩617根,分两排布设,接下来再浇筑混凝土挡水墙,最后再回填路基,进行路面及安保工程施工。

  提升标准,防患于未然

  受地理条件限制,大别山红色旅游路要么盘山而行,要么沿河道布线,在今年的洪灾中受损严重——交通中断27处,冲毁路基70余公里,冲毁护坡、驳岸、挡土墙895处,坍塌313处,直接经济损失2.09亿元。“将恢复与重建相结合,着力提升公路安全标准。”8月12日,全省交通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在黄冈罗田召开,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一条升级加强版的红旅路已初露端倪——

  在熊家铺边店路段,长达300米的水毁路段已筑起混凝土挡墙,最高达11米,挡墙通过植入钢筋与岩层连接,确保河床行洪通畅,挡墙挡水能力增强;

  在大地坳路段,原有直径80厘米的圆管涵改为边长2米的泄洪槽,边沟标准由原来0.6米提高到1米,箱涵出口边坡由1比1.5调整为1比2.75,解决洪水冲刷边坡问题;

  在薄刀峰路段,沿线有1.4公里路边山体不够稳固,影响行车安全,此次洪水中发生山体滑坡,为此他们决定将此处1.4公里改线,提升公路的安全标准。“洪水冲垮了公路,但也暴露出公路建设中防护标准不高的现实。我们将借此次水毁公路恢复重建之机,提升公路的安全品质。”25日,黄冈市交通局局长周银芝介绍,交通部门已建立“绿色通道”,取消部分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执行限时办结制、简化招标程序,确保以最简的流程、最高的效率、最优的服务,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记者 赵峰 通讯员 石斌 高斌)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