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讯(记者 熊文胜 通讯员 占海峰)浠水县清泉镇徐家田片区房屋始建于60至70年代,是浠水县城区最早的老旧危楼,也是该县棚户区改造范围之一。危楼内有114个住户,290多人居住。这些住户绝大部分是社会弱势人群,60岁以上的住户就有105户, 80多岁的有11人,90多岁的有5人,还有五保1人,残疾的2人,中风卧床的2人、精神病2人、艾滋病1人。
认真排查,危房告急,自6月底,浠水县城连降多场暴雨和特大暴雨,全县汛情形势十分严峻。城区老旧危楼不断告急,该县房产局积极组织社区和机关单位一遍一遍的进行排查,7月4日上午9点,排查发现徐家田老楼外墙浸水后不时剥落,阳台、柱子多处用树木打撑,十分危险,接到险情报告后,房产局领导迅速碰头,确定当天就下达住户搬离的通知,迅速安排5名工作人员同社区人员一道,户户上门下达通知,人人见面做好解释说明。同时,向县政府进行了报告,该县分管领导当即要求房产局在防汛的关键时刻,要以保护群众生命为目标,主动担当,制订方案、迅速行动。
下午5点30,入户反馈的情况很不好,居住的114户全部下达了通知,但是只有不到10户同意搬离,大部分人表示没有地方可搬,请县政府安排地方转移,还有少数人说,“这里住了几十年,哪儿也不去,房子垮了算了,死也不搬。”
在这下着大雨的夜里,房产局几个主要领导来到这个破旧的老楼,和94岁的老梁聊起了搬迁的事,老梁始终就是一句话,老家在扬州,浠水没有家,这多东西,往哪儿搬呢……
这一夜,注定是个忧心的无眠之夜。
专题研究,紧急决策。7月5日上午,该局班子会议气氛凝重,大家都明白,危楼居民转移工作是生命重、责任重,压力重的大事,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谁也扛不起这个责任,但政府目前没有安置房源,住户临时转移困难多,阻力大,是主要的障碍。经过激烈的会议讨论,最终拍板定了四条硬梆梆的意见:一是紧急搬离是政治任务和生命任务,必须做到按时完成任务。二是投亲靠友、自找房源是主要渠道。三是党员干部亲属带头在2天之内搬离是刚性任务。四是与时间赛跑,所有党员干部全力以赴,责任包保到人。
会后,该局领导与危楼里有亲属住户的党员干部进行谈话,6名干部表示克服困难,带头搬迁,做出示范。
接着,房产局与莲花社区碰头,共同组成50人的工作专班,并落实了入户包保对象。
晚上6点,县政府召开徐家田搬迁紧急会议,要求县信访局、县住建局、清泉镇派出所、电力、自来水公司等部门全力配合这次搬迁工作。至此,一场紧急动员搬迁的战斗打响了。
深入宣传,积极动员。7月6日一大早,该局和清泉镇联合印发的搬迁《公告》醒目张贴,“主动搬迁、远离危险”、“投亲靠友、爱惜生命”等标语一幅幅挂起,房产局6名干部亲属和社区网格员冯平带头开始了搬迁行动……柴勇84岁的母亲带头在外租房搬迁,蒋东才的父亲76岁主动把东西搬到竹瓦镇老家腾放,王运涛一个大男汉子,从小就住在徐家田,他一边清理东西,一边眼泪直下……,汪鑫的母亲精神有些失常,但她在汪鑫做了大量工作后,也是逢人就说:“我们要远离危险主动搬啊,配合政府,不添麻烦。”
同时,50多名工作人员,从早上7点一直到深夜,寻找各种机会,充分利用早中晚的时间,户户上门做工作。对住户是年纪较轻、没有特殊困难的,动员先行搬迁;对年老舍不得老街坊邻居的,不厌其烦一遍一遍上门动员搬迁,磨破嘴跑细腿,反复劝说,让他们自愿搬迁;对不听任何劝说的,联系子女及其他亲戚朋友,劝说让他们搬迁;对住户避而不见的,多方打听联系方式,用电话反复沟通,耐心劝离搬迁。房产局工会主任王议兵,超重的身体,穿的衣服每天不是雨水就是汗水所浸湿,但一次次上门做工作,换来了一个个住户的理解和包容。社区女书记王琴,十多次来到一直不愿搬迁的老梁家中,在一次又一次反复劝说下,老梁终于同意了搬到儿子家去。
这一天下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终于有一半以上的住户同意了搬迁。
因户施策 加速搬迁。汛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安全,为了尽快实现居民和财产的安全转移。该局领导班子作出了“逼、磨、助” 搬迁“三字决”要求,就是要“逼”同意搬迁的住户加快速度,要“磨”犹豫不决的住户快下决心,要“助”确有住房困难特殊家庭搬进新居。
7月7日早上,一方面,工作专班带着限期停水停电的通知再次分头入户做工作,做出“逼”的态势。另一方面,安排专人盯着还在犹豫不决的住户,采取一班接一班的“磨”字战术,同时,该局和社区干部分头到各小区寻找房源,发微信群求租房信息,发动房产中介提供各种房源,有了对口的信息后,立刻就安排专人带着老人去看房,有个老人一连看了七八处房子,都没能达成协议,但老人还是被大家的诚意所感动,她主动降低了租房条件,最终找到了新的住处。
7月10日,搬迁进入了第五天,大部分住户已经搬离或正在搬迁,只剩下11个“问题户”。该局领导及时请示了县领导,开始实行一户一策的措施。对1户艾滋病人家庭,考虑到她在外租房确有困难,由社区想办法,帮她找到过渡安置房;对一户两老人双瘫卧床的,紧急腾退一户公租房,帮助他们搬迁入住;对一户在武汉监狱服刑的人员,通过司法局联系到服刑单位后,专程赶去,征询本人同意后,将财产进行了转移;对一户在正住院的老人,安排专人进行看望,并征求他的意见,帮他找到房源,让他一出院后,就能搬进新的住处;对一户农村五保老人,联系到村的干部,来县城共同商量老人的去留办法,由村里帮助2400元,为他把农村的土坯房子进行修理,让他回家有个安身之处;对一户有经济适用房但屋顶漏水的住户,主动联系施工单位,为其迅速修理屋面,保证能正常转移入住。另外5户有家庭住房困难但是有子女属公职人员的,县政府及时召开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议,要求各单位把防汛纪律挺在前面,做好子女的思想工作,克服困难,千方百计把老人转移出来。
到7月12日,工作专班已连续工作七个日夜,眼见着老人一个一个陆续搬离,见证着老人一个个故居难离的伤心场景,但值得欣慰的是,老人们没有怨恨工作专班人员,而是被真诚的劝说和真心的解难所感动,主动配合了搬迁工作。整个搬迁行动,实现了无一人出现安全问题,无一人遗留住房问题,无一人发生上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