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浠水县工商局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有关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不断推进教育培训和工作实际的深度融合,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纪律严明、执法公正的一流工商队伍。
一、实施“三项工程”,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顶层设计
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业务优先、分类实施”的思路,深入推进教育培训三项工程,从顶层对教育培训目标进行科学合理设计。
一是实施领导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局党委班子成员进行专题研修,有计划开展副科级以上干部专题培训,突出抓好基层工商所所长示范培训,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开展学习研讨,大力提升局所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信息化应用、综合研判和队伍建设工作的能力。切实把政治理论培训放在首位,紧密联系党员干部思想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抓好“两个责任”落实,增强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增强党性,转变作风,增强服务发展和监管执法的主观能动性。
二是实施业务素质提升工程。围绕实现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重点抓好新法律法规和工商行政管理新职能新任务培训,把研究和解决市场监管机制改革创新面临的新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着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科学监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方式。紧密结合干部队伍实际,因岗制宜,以履行岗位职责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执法技能培训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与业务培训,积极开展专业大比武、岗位大练兵等活动,努力提高广大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办案水平,致力打造一支优服务、善监管、会执法、能办案的执法队伍。
三是实施作风纪律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两严”、“三严三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认真学习《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扎实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廉洁从政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通过实施干部作风提升工程,进一步巩固深化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作风建设成果,优化工作作风,达到纪律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能明显提高、执行能力明显提升、发展环境明显优化的目标。
二、坚持“三个必须”,推进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
坚持师资力量必须雄厚、教学内容必须丰富、培训方式必须新颖的“三个必须”要求,全面推进系统教育培训工作。
一、师资力量必须雄厚。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全系统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实现强素质、提效能的工作目标,根据总局、省市局有关文件的要求,不断加强全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整合优化师资配置,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2012年,制发了《关于组建全县工商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及推荐入库教师的通知》,明确了师资库人员构成、入库教师的基本条件、师资入库程序、入库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和入库教师的管理等,重新调整组建了浠水县工商局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师资库人员主体在全县工商系统产生,首先将局机关业务股室、直属机构负责人统一纳入师资库,再从局机关股室、直属机构及基层工商所干部职工中推荐申报,择优纳入师资库。另根据教学需要,从外单位或部门选聘2-5名相关的资深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师资库人员同一建立资料档案,每年进行申报、评定,调整。目前,师资库人员共有20余名。
二、教学内容必须丰富。一是设置政治理论教学科目。主要是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以及“两严”教育、“三严三实”教育活动等。今年初,对中层干部(股室、直属机构负责人和工商所所长)共36人,再次进行了以“两严”教育、“三严三实”教育活动、落实两个责任、岗位风险防范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聘请党校教师、县纪委黄书记、局党委书记范溢授课。二是设置业务技能教学科目。主要涉及行政处罚办案培训、商事制度改革培训、直传销监管培训、市场规范法规培训、财务管理培训、纪检监察业务培训、计算机业务系统培训、“12315”指挥系统培训、新闻宣传政务信息培训等。尤其注重加强对新法新规的教育培训力度。先后组织新《商标法》、新《消法》、新《广告法》的专题培训6期,培训人员200余人次;聘请法院行政庭领导授课,对56名基层一线执法人员进行新《行政诉讼法》的培训;聘请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网监大队、经侦大队分别就如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犯罪案件、查处网络传销的方法技巧、“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序罪”进行培训。三是设置纪律作风教学科目。以《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今年初,在为期一周的“新年大练兵”培训活动中,聘请县纪委副书记作了《准则》、《条例》专题辅导报告。
三、培训方式必须新颖。一是抓好网上学。指定专人为网络培训管理员,负责网络培训的技术保障、服务指导和跟进督学等工作。组织全员参加总局、省局的专题网络培训,超额完成总局、省局组织的网络学习任务,每期结业率均为100%,干部教育在线合格率为100%。二是抓好“走出去”学。重点选派领导干部、年轻干部和业务骨干,到党校、行政学院、高校接受再教育。先后选派4人次参加7日以上的各类脱产培训,3人参加县委党校培训,6人参加全市业务培训班学习。三是抓好“请进来”学。为帮助干部职工深入领会、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精神,不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进行政策理论辅导,启发干部职工思维。先后举办各类专题讲座、报告会7场,内容涉及政治理论、理想信念、法律法规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四是抓好“上讲台”学。对上级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局长、党委书记领学传达,发挥领导示范带头作用;对业务知识的宣讲,坚持本局业务骨干主讲,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今年年初的“新年大练兵”培训活动中,17名业务骨干走上了讲台。
三、强化“三大保障”,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成效
从强化组织、机制、经费“三大保障”入手,为系统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际成效提供战略支撑。
一、强化组织保障。制定浠水县工商局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方案),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育培训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增强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督察队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建立干部教育培训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宏观管理,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对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检查和督办。
二、强化机制保障。一是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机制。对教育培训、岗位技能竞赛、大比武等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人员进行提拔和重用。近年来,向市局推荐了2名优秀干部走上了县局领导班子岗位,选拔5名优秀干部入职基层工商所长岗位,7名优秀干部通过考试先后招录到机关股室重要岗位。二是培训与考核相结合的机制。建立完善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和工作纪律,每次教育培训都要做好记录,加强督查,并将培训人员培训情况按《湖北省工商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办法(试行)》规定记录学分,完善学、练、考、赛、评、奖相结合的培训机制,确保教育培训各项任务目标完成。三是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机制。根据需要,开展多层级多类别的教育培训活动。去年,就如何预防职务犯罪对全系统201人次工商人员进行了培训,聘请了检察院反贪局领导授课;组织股室、直属机构、工商所副职干部48人进行了如何当好助手、岗位风险防控等培训,聘请了党校教师、县局分管领导授课。
三、强化经费保障。将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2014年,系统共举办培训班31期,培训840人次,投入培训经费15万元,人均培训经费180元。其中,任职培训1期、15人次,综合性培训4期、161人次,业务性培训14期、408人次,巡回培训9期、122人次,网络培训3期、134人次。2015年,举办培训班27期,培训665人次,投入培训经费20万元,人均培训经费300元。其中,综合性培训4期、152人次,业务性培训12期、362人次,巡回培训4期、115人次,网络培训7期、36人次。在增加培训经费的同时,注意厉行节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作者 范溢 系浠水县工商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