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网讯(记者 熊文胜 通讯员 胡刚 罗爱东 程春林)近年来,浠水法院紧紧围绕破解执行难题,采取了严格审执分离,把执行工作统一归口由执行局管理、执行、加大执行力量;强化执行案件流程管理,规范执行行为,严格执行案件时限管理;加大对“老赖”的惩戒力度,在公众场所公布10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采取拘留措施18人次;坚决打击拒执罪,引导申请执行人向公安机关提起控告,追究被执行人的法律责任等措施,执行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仍存在执结率不高、积压数量大、历史老案多等现实问题,“执行难”仍是制约法院工作的老大难问题。
5月16日,浠水法院响应最高院、省院、市中院就“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号召部署,向市中院作出表态,将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坚定信心,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
一是狠抓落实,把破解执行难作为“一把手”工程竭尽全力抓好。在三年时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是一场硬仗,时间短,任务急,担子重。浠水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法院、省高院、市中院会议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加强执行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坚持审执并重,把破解执行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把执行工作到实处,抓出成效。
二是强化措施,积极探索破解执行难的方法途径。基本解决执行难是个系统工程,浠水法院将按照最高法院的《工作纲要》,以及省、市法院的工作部署和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谋划解决执行难的路径方法。强化措施,精准发力,用足用好强制措施,加大惩戒打击力度。持续加大曝光力度,将“老赖”信息发布在官方微信、晾晒在广场屏幕、张贴在单位住所,督促其主动履行义务;持续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对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一律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并在出国出境、乘飞机、坐高铁、住高级宾馆、参加招投标和贷款等方面,让“老赖”处处受限;持续加大拒执犯罪打击力度,让“老赖”无心可安、无钱可赚、无福可享、无路可逃。
三是强化管理,全力攻克执行难。以信息化为抓手,推动执行模式深刻变革。进一步利用好执行查控系统,尽一切可能查控被执行人的财产,确保案件实际执结。充分运用执行案件信息系统、法院数字应用系统,按要求录入案件执行信息,为案件流程节点管理打好坚实基础,使当事人从手机APP中即时查看案件执行进程 实现执行节点全公开,执行过程全监督、做到阳光执行。坚持审执分离、分权实施,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实行执行案件随机分配制度。强化执行办案审限,超过6个月未执结的执行案件,一律更换执行人员。严格执行款物规范化管理,在执行款物实际到位后十五日内必须全额发放。
四是锤炼队伍,为打赢执行难硬仗提供组织保障。加强执行队伍建设是解决执行难的关键之一。在这次司法改革中,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为执行局配备一定比例的执行员额法官和执行员,配齐配强力量,加强物质基础保障、强化信息化力量,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力支撑。加强对执行干警的廉洁司法教育培训,激发执行法官的工作潜力,保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