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荆门网站>房产资讯
民生工程变闹心工程 谁来解此结?
2018-01-21 10:41:46   来源:荆门晚报

1472629168582133.jpg

  “我们的房子被拆了几年了,但是棚改还建房迟迟不开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原住掇刀闸北街的几户居民近日反映,由于开发商迟迟不动工,一些住户长期租房住,希望相关部门关注并解决。随后,记者前往调查。

  停工好几年,棚改项目搁浅

  该项目名为掇刀区闸北街南棚改项目,位于闸北街南段东西两侧,计划拆迁232户,分两期建设,东侧是一期,西侧是二期。接手该棚改项目开发的是荆门市盛杰置业有限公司。

  居民们介绍,一期需拆迁96户,目前还有3户没拆;剩下的就是二期。没拆迁的3户是因与盛杰置业有限公司的拆迁费没谈拢,且盛杰置业公司也拿不出钱来支付。“现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住户们怕房子被拆了建不起来,得不到还建房补偿,故偏向于要现金。”

  记者在现场看到,3户没拆的房子连在一起,南面拆房留下一片废墟,杂草丛生。据记者了解,几年前,施工方在北面挖了一个大坑(如图)后就停了工,至今没有再动工。

  “房子的事没谈好,有的想外出做生意却走不开;有的长期租房住,很不方便。”一些拆迁户这样反映。

  棚改项目本是民生工程,在这里却弄成了闹心工程。

  只有千万元资金,接了亿元工程

  荆门市盛杰置业公司负责人全梅杰介绍,2012年前,这里的房屋密集、破旧、分布混乱,存在许多隐患。2012年左右,有开发商与这里的18家住户私下谈妥将房子改建成3栋小高层,后来该开发商放弃,盛杰置业公司接下此盘,准备用1700万元自有资金建设,可报到规划部门时未获批,说这一片要整体进行旧城改造,要建就把这一块全拿下来。

  全梅杰说,规划部门的要求把他搞懵了:全拿下吧,没那多的资金;不拿退出吧,已经投入那么多资金接了部分盘。当他犹豫不决时,10余个有意接盘的老板相继前来考察,一晃就到了2013年。这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急转而下,许多房地产项目成了半拉子工程,老板跑了路,房地产成了高风险行业。老板们发现这里拆迁密度大、要价高、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都不愿接不敢接,全部放弃。

  别人都不接盘,先入为主的全老板决定试试。他仔细匡算,该棚改项目分两期,开发各需1.4亿元,只要一期建好,可以用赚的钱开发二期。因盛杰置业公司注册资金仅1000万元,实有资金1700万元,全老板便与武汉一A级开发商协商接下该盘,条件是:武汉公司垫资建设到第16层,用政府补贴资金和认筹卖房回笼资金完成后续建设;盛杰置业公司负责所有房子的拆迁。

  拆迁缺钱受阻,项目搁置3年

  在这种特定的市场环境下,以小搏大注定要冒巨大风险。

  接盘后,盛杰置业公司按掇刀区政府要求补齐手续,开始实施旧城改造计划(后改为棚改项目)。第一步是拆迁。没想到拆迁到最后三户时,还得数百万元才能拆下来,而盛杰置业公司的钱已用光了。全梅杰说,他找银行贷款,对方听说是房地产开发,不贷;找武汉的合作伙伴,合作伙伴怕碰到钉子户,与其签合同约定,必须把这三户拆了才合作动工;而政府要求动工后才给付政府棚改补助资金。全老板四处筹资,但在那种市场环境下,没人敢涉足。

  “我就差这500万元就可启动项目,这个坎几年都没跨过去,至今骑虎难下。”全老板无奈地说,“我是第一个敢接这个项目的人,如今把这辈子的积蓄、家当都投进去了,吃了大亏。现在这个项目不谈赚钱,哪怕是保本也行。”

  掇刀区拆迁办主任李勇介绍,该项目最开始是纯房地产开发项目,当时市场环境还可以,全老板接手时并不知这里已纳入旧城改造计划(后改为棚改项目)。受近几年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影响,棚改项目也不理想,好多被摘牌流拍。以前,地方政府提倡棚改项目由企业做,要企业前期介入,负责完善相关手续,动工了才开始享受棚改优惠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拆迁要价过高的情况,过程并不顺利。全老板正因此遇到了资金问题。

  项目陷入两难,该谁来解此结

  据了解,该项目的运作程序是:前期投资商征收拆迁结束后,净地由土地部门拿出来招拍挂,谁摘了牌就由谁开发建房,但其必须承担前期的征收成本,通过商品房开发盈利。该地块2014年曾挂牌出让,参与竞拍者要交1800多万元的土地出让金,但盛杰置业公司拿不出这么多钱竞拍,其武汉合作方也因三户没拆迁而不愿为其垫资,导致流拍。

  李勇介绍,现在剩余的三户不拆也可挂牌,只要不影响施工,摘牌后一年内拆也可。只要一摘牌并开工,中央补助资金约200万元、前期征收费的30%约400万元都可到账,可用于解决拆迁问题。然而盛杰置业公司与合作方签的条件是将这三户拆了才合作。他说,鉴于这些教训,今后棚改项目,将逐步引导由政府主导的有实力的国有企业来做,对拆迁户直接全额补钱或给房票自己去购房,拆迁得到的空地由政府收储,招拍挂后实行纯粹的房地产开发。

  李勇说,因盛杰置业拆迁补偿标准超出政府的规定,多补偿的数百万元只能由全老板自己承担。

  一边是拆迁户等待着还建房,一边是开发商无力继续建设,一个本已规划好的民生工程,却因各种原因最后弄成了一个半拉子工程,影响了几百户居民的生活。但问题迟早是要解决,那么究竟该谁来解开这个结,相关各方是否该多想想办法?(记者 汪兵洋 文/图)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