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门晚报讯(记者郑波 通讯员袁凯 杜华强)19日,荆门晚报记者从市房管局获悉,荆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3年行动计划出台,从今年至2018年,荆门市将新筹集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51400套,基本建成21529套,分配入住14619套,房源在2018年底全部建成,2019年底全部分配入住。
据介绍,今年,全市新筹集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14000套,基本建成3769套,分配入住3963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500户。2017年,全市新筹集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18200套,基本建成9840套,分配入住5904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500户。2018年,全市新筹集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19200套,基本建成7920套,分配入住4752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500户。
市房管局负责人表示,要通过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筹集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发放租赁补贴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对城镇低收入群众、中低收入群体、新就业无房职工以及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等实施保障性住房“全覆盖”。为确保保障房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将着力建立“五个一”的落实机制,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实行挂图作战,每月汇总一次,每季度检查通报一次。为加快保障房建设进度,在项目审批环节,将建立以“减程序、减时限、减费用”为主要内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绿色审批通道,切实落实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政府性基金等税费减免政策。项目招投标环节,在程序不减、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压缩招投标时间。项目实施环节,对已经筹集的项目,坚持一手抓进度,一手抓质量和安全。对尚未完成供地及征收安置等前期准备工作的项目,实行重点督办,抓紧落实开工条件。对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的难点问题,实行限时督办、限期解决。该局还将积极创新住房保障机制。创新资金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市城投公司、市城建集团、市保障房运营管理公司作为市级保障性住房融资平台的作用和政策优势,扩大融资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市县保障性住房建设可持续发展。创新建设模式,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与人才工作、园区建设、征收安置房建设和处理应急问题等有机结合起来,将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征收安置房与棚户区改造等安居工程实行统一规划布局,集中打造保障性住房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