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荆门网站>荆门文化
李白三次过荆门 该处系其人生顺逆交替之地(图)
2018-01-21 10:40:10   来源:网络   分享:
0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月23日,我们站在一条客渡船上,立于船头,看远山近水,岸树烟村,遥想当年李白乘船过荆门的情景。

1290年前,也是这样的一个秋日,踌躇满志的李白或许也是这样立于船头,对着大江意绪遄飞,在虎牙与荆门山的江面上吟出了这首千古绝唱。李白一生三次船过荆门,这三渡荆门,可称为“出三峡”、“上三峡”和“下三峡”。而每次渡荆门都关系着他的前途和命运,这是他人生道路上顺逆交替的地方。“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开元13年,李白25岁,这位风华正茂的文艺青年,怀揣着对人生的无限向往和远大抱负,决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三峡,泛长江,渡黄河,游遍神州名山大川,访求高人贤士;希冀三年五载之后,使文名传遍天下;然后拜谒开元才子,建立安邦济世的不朽功业。

这年春天,李白在川西平原无边春色中离开家乡江油,上成都,朝峨眉,由亮州东南清溪驿买舟东下。在故乡的月色里,他深情地唱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此后,李白沿水路而下,经渝州(重庆)、涪州(涪陵)、忠州、万州、夔州(奉节),山佳地胜使他沿途留连,在三峡的急流中神思飘逸,写下了“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的佳句。巴人的歌谣也使他击节赞赏:“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日三千里,郎行几岁归?”诗人还登临巫山之巅,放声高唱:“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日边垂藤梦,霞外倚穷石。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千娇百媚的三峡给诗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以至多少年后,他还记着三峡怀月的情愫:“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上三峡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李白离开家的时候,川西平原上莺飞草长,正是春光明媚,而船过荆门山时已是落木萧萧,秋来霜下,他在三峡的山水间盘桓已历半年。不过,诗人却没有丝毫悲秋的情绪,荆门山也没有萧瑟衰飒之感,而是一派山明水净、寥廓高朗的景象,诗人对即将展开的前程充满憧憬和信心。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无比的骨感。这是所有文艺青年逃不开的宿命,李白也不能例外。

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27岁的李白在金陵千金散尽,漂泊到武汉时遇见了安陆蔡十。蔡十给他谈起了云梦泽。他辗转来到云梦泽一带的安陆,结识了道士胡紫阳,后又结识了诗人孟浩然。李白与孟浩然的英雄相惜,流水高山,成了文坛的千古佳话。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在孟浩然和胡紫阳的撮合下,李白见到了唐高宗时的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紫烟,一见倾心,入赘许家,成为大唐高枝的孙女婿。新婚的李白,在离许家不远的白兆山,种菜,养鸡,写诗。其间,生女平阳,又生子伯禽。

    

李白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南徙莫从,北游失路。”孤独和痛苦中,他很自然地想到蜀中的故乡,故乡的亲人。他披衣起床,走到案前,提笔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也真是命运弄人。李白晚年,唐朝发生了“安史之乱”,他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料,李璘的政治宏图未能实现,反被判了重罚,李白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流放夜郎(今贵州省铜梓)。在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告别了妻子儿女,被差解押着踏上了沉重的流放征程,沿江上行,进入三峡。

这是李白第二次经荆门上三峡,时公元759年,他已经58岁。与第一次出游在荆门山下的踌躇满志相比,这个时候“戴罪”在身的李白已心灰意冷,落笔写下了最为悲愤凄凉的诗篇《上三峡》。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在江流的回旋中,李白绝望地告别黄牛岩,又穿过巫峡,进了夔门。岸上的人们看见这蓬首垢面的老犯人,谁也认不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太白。因为人们早就传说他在流放途中跳水自杀了。流言急于将他置于死地,连杜甫也信以为真,悲痛地“投书吊汨罗”。人们不知道这位老诗人还一命悠悠地活着。

    

李白步履维艰,来到瞿塘峡口的白帝城下。时年,关内大旱,哀鸿遍野,民怨沸腾。唐王朝害怕引起骚乱,下令大赦。“五彩云间雀,飞鸣天上来”。李白绝处逢生,获得释放。诗人的天真和幻想又复苏了,以为从此“天地再新法令宽”,有机会重伸报国之志,以正平生之名了,以至在生命的最后三年里,他还常常“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翌日晨,李白返舟东下江陵,怀着惊喜交集的心情,踏上了三过三峡的新航程。水流湍急,舟行若飞,诗人停立船头,灵感驰骋,情不白禁地吟出了一首千古绝唱。

究竟哪一个才是西塞山

两个西塞。宜昌的西塞山几乎已不为人知,黄石的西塞山则因《西塞山怀古》而进入教科工具书和人们的头脑里。哪一个西塞山才是史籍中描述的真实的西塞山?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考证,点军政协主席李兴慧论断:“楚西塞是宜昌的西塞,刘禹锡诗咏的事发生在宜昌,而非黄石西塞山。”据有关资料记载:当年刘禹锡自夔州到安徽和州上任途中经游夷陵时,游览了城区、宜都等地,包括长江沿岸的三国遗址在内的不少名胜古迹。李兴慧说,刘禹锡《松滋渡望峡中》里的“峡”指的是西陵峡,里边的诗句“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记述的是白起火烧夷陵的历史。“《西塞山怀古》既可能是他在黄石西塞山时,错误地以为王濬铁锁沉江的史实发生在那里而作,也可能是他在游楚西塞时,以‘西塞之山’之名描写晋吴关键之战的怀古之作。”

郦道元在 《水经注》里记录有两个西陵县均有西塞,均被白起攻占过,事实是只有鄂西的宜昌有西塞。李兴慧介绍,鄂东现在的黄冈、黄陂新洲西汉时置的西陵县则无西塞,而黄石是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才短时间置过西陵县,“那里的西塞山对面也没有山。”

据李兴慧考证,王濬是在攻克真正的吴国西部防线秭归丹阳后,再攻克当时西陵(现宜昌西北)和楚西塞荆门城、夷道城(现宜都市)的。李兴慧说,对宜昌曾经发生的这段史实,只要在网上搜索《资治通鉴》、《晋书·王濬传》等资料就会发现有记载,历史上也有很多诗人都记述过。

渡远亭旁的江畔,野草丛生,垂钓爱好者在长江钓鱼。荆门山地处宜都与点军区分界,上有盘亘雄踞的荆门十二背,南与五龙山的群峰相接,北和虎牙山隔江相峙。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我市农产品西安参展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