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振华
5月18日,中国足协召开围绕国家队备战12强赛和里约奥运会的媒体座谈会。足协主席蔡振华在座谈会上做了主题讲话,以下是蔡振华讲话全文:
蔡振华在国家队备战媒体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媒体新老朋友:大家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中国足协举办的围绕国家队备战12强赛和里约奥运会的媒体座谈会。这个会是我们开的三个系列会之一。前期我们邀请了足协的老领导、国家队老教练等前辈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今天是第二个,主要想听听在座的媒体朋友的意见建议。不久我们还将召开俱乐部投资人的座谈会,主要围绕建立国家队意识听取意见建议。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足球改革迎来新成果的背景下,借国家男、女足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及奥运会的契机,与媒体朋友们围绕国家队备战这个主题,进行一次深入、充分的沟通与讨论。
足球改革一年多以来,在足球界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果。其中,国家男、女足分别进入12强赛和里约奥运会,这既是我们国字号队伍在多年的低谷之后取得的一次难得的突破,也是整个足球界迎来发展的一次重要的机遇,为持续推动足球改革,营造良好的足球发展环境,赢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今天上午,张剑同志为我们介绍了中国足协备战的各项工作进展,男、女足主教练高洪波、布鲁诺•比尼分别向大家报告了国家队备战情况和下一步考虑。在座的各位媒体代表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针对国家队建设和备战,协会的新闻媒体服务等议题为协会提供了良计善策。新闻委员会主任汪大昭也做了很好的发言,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在此,我简单做个总结。
一、座谈会卓有成效,富有成果
虽然今天会议时间不长,但卓有成效,大家紧密围绕“国家队备战”这一主题,交流了国家队备战工作的进展情况,分享了营造健康舆情的宝贵经验,凝聚了全力备战的共识。我总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达成了足球宣传的共识。今天的座谈会是一次畅所欲言的讨论,很好很成功。从讨论和交流的情况看,充分体现了各位对于《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队备战工作的坚决支持,对于改革以来取得的进展表示认同。正如大家所谈的那样,形成共识是我们再出发、再前进的基础,只有解决了长期存在于足球界的认识不统一的问题,我们才能轻装上阵。很高兴通过今天的座谈会,中国足协与大家在许多问题上尤其是关于足球宣传方面形成了共识。譬如说,我们要定规矩,要考虑到现在关注足球的人群和以往有所不同,要注重新媒体等等。
二是开拓了国家队备战的思路。召开这次座谈会,正是希望搭建平台,让媒体了解国家队在备战期间所做的工作,让协会了解媒体对国家队备战的意见和建议,以帮助我们多角度考虑问题,切实做好备战工作。刚才我们在协会介绍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国家队建设及备战、参赛期间的舆论营造等议题,为协会丰富、完善备战策略开拓了思路。刚才有人提出的应当注重提升队伍比赛数据的精确分析程度、收集12强赛对手的情报分析工作对我们就有很好的启发。你们的建议我们都已经详细的记录,我们将认真研究,制定切实措施。你们的意见建议也将成为我们制定回应社会关注热点与媒体服务策略的考量和依据,以及未来国家队建设规划的重要思路。
三是明确了协会媒体服务的方向。无论对于媒体还是球迷,改革后的协会都应当越来越凸显服务功能。大家在讨论中也提出了对协会新闻工作的要求,对于我们完善新闻与媒体服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刚才有人提出,希望在12强赛期间,协会能进一步加强对新闻媒体的服务工作,满足新闻媒体的采访需求,以便媒体更好的对国家队备战与参赛情况进行报道。这些建议都很好,有些我们也已经有了布置和考虑,比如说我们已经决定,在12强赛的5个客场比赛的期间,要为赴现场采访的中国媒体提供包括交通、住宿、队伍训练和比赛信息及新闻资料等服务,最大限度的为中国媒体在外报道赛事提供便利。另外,我们也将尽快恢复新闻发布会等制度,以实现协会与媒体的信息对称。我们认为,协会与媒体的沟通不应该是应急性、突发性的,应该畅通渠道,依托制度常态化的办下去。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协会将全力做好国家队备战、参赛期间的媒体服务保障工作,推动协会重大事件的信息公开透明化。但在媒体报道队伍备战、参赛的一些敏感问题时,还需媒体朋友保持与协会的默契和相互支持,希望大家予以理解与体谅。
二、准确定位,建立中国足协与媒体的良好关系
《总体方案》提出,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足协因为种种原因,信息公开得不够,宣传互动得不够,与媒体的关系不是那么的融洽。在这次改革中,我们将足球舆论宣传放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设置了专门的部门,对新闻宣传工作也做了整体设计,希望能够不断改善足协新闻宣传和足球舆论。对于改革后的中国足协而言,正确协调和处理好协会与媒体的关系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目标。
一方面,准确定位媒体在足球生态圈的位置。
媒体是足球生态圈中至关重要的成员,是足球发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在座的每一位媒体朋友,都在记录者、参与者、监督者的身份上不断转换角色,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支持中国足球的发展。
作为记录者,媒体和中国足球一起,记录了足球历史上的红山口会议,见证了中国男足晋级日韩世界杯的辉煌,承受了足坛“假赌黑”的低迷时期,也随之经历了“八千足记上海埂”到后来全国足球记者不足千人的转变;作为参与者,当中国足球迎来改革机遇,媒体作为足球产业链条重要组成,成为改革红利的缔造者,创造了中超媒体版权80亿的历史记录;作为监督者,大家也以文字、影像为利器,参与足球改革,推动足球界不断自我反省、建章立制、激浊扬清。
但无论媒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认为,媒体都是与整个足球界的发展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的。
另一方面,努力建立中国足协与媒体的良好关系。
对于足协来说,媒体绝不是洪水猛兽,不能避之唯恐不及。相反,足协与媒体应该是荣辱与共,更应该建立起坦诚相待、合作共赢的良好关系。足协要为足球媒体记者提供良好的新闻服务,媒体记者也要在客观公正的原则下,积极推动足球的发展。
从协会方面来讲,协会需要主动搭建平台,为媒体提供优质的新闻服务。如今,国家队重返世界大赛舞台,各项改革稳步纵深推进,足球发展大环境逐步改善,为协会改善舆论环境提供了良好机会。目前,协会已重建新闻委员会,完善新闻服务机制;着手恢复新闻发言人制度,搭建交流平台,畅通与媒体、社会各界的沟通;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以更开放、更多元、更友好的态度面对媒体,提供优质服务,携手探索合作新模式。
从媒体方面来讲,我们希望媒体能够立足事实,尊重足球规律,客观公正报道。足球改革为整个足球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向足球界的每个成员提出了完善自身的要求。在协会畅通媒体沟通平台,为媒体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希望媒体能够加强自律,尊重规律,公正报道,维护足球媒体的秩序。我们欢迎媒体与协会多沟通,多交流,中国足协愿与媒体携手,实现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中国足球文化、足球知识、足球历史的培育与传承。
三、借助契机,立足长远,共同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自去年3月《总体方案》印发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社会广泛支持,足球改革工作稳步纵深推进,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尤其是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国家男、女足分别进入12强赛和里约奥运会,让中国足球界为之一振。在国家队进入大赛备战阶段的关键时期,结合今天这个机会,我想同在座的媒体朋友谈两点期待。
一是期待媒体能够引导公众客观认识我国足球的发展现状,建立合理预期,理性看待输赢。
《总体方案》中提到,相对于迅速发展的世界和亚洲足球,我国足球仍全方位落后。这是对我国足球的客观准确的定位,也是我们足球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承认的现实基础。以往,我们更多的关注于某一场比赛的胜负,也有对比赛胜负的分析,但部分媒体甚至包括中国足协的部分人员都不清楚中国足球落后背后的东西尤其是数据的支撑。一会儿,我将简单介绍一些中国足球的数据给大家,希望由此大家能够真正对中国足球的落后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更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认识告诉球迷和公众,引导他们客观认识我国足球的发展现状。
从中超联赛来看,虽然近几年中超联赛的品牌价值、竞赛水平、精彩程度、收视率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场均上座率连续多年位居亚洲第一,广州恒大队两次夺得亚冠冠军,中超联赛影响力不断扩大。但和欧洲顶级联赛相比,尤其是在核心数据方面,差距还是非常明显。比如说,2015年中超联赛每队场均363次的传球次数,与德甲、英超、法甲、西甲联赛场均近440次以及欧冠联赛场均483次传球相比较,差距巨大;每队场均跑动总距离为109487米,与英超、德甲、法甲数字的115000米以上相比,差距在5700米-8353米之间;每队场均高强度跑距离4729米,与德甲队伍场均5889.4米相差1160米(意味着多跑25%),而法甲、英超、欧冠联赛队伍的场均高强度数字均在6000米以上,差距更大(1303米-1692米)。另外,我们的中超队伍在足协杯的比赛中不止一次被中乙甚至业余球队打败,也显示出我们的中超联赛实际水平尤其是本土球员的水平有待提升。
从国家男足来看,中国队与世界高水平队伍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中国队2015年比赛的全队场均跑动总距离110825米,与世界高水平队伍场均跑动120000米差距明显;2015年中国队在15场正式国际比赛的场均传球次数为482次(如果除去与不丹、中国香港、马尔代夫这三支国际排名在130位以外对手的4场比赛后,中国队场均传球次数为437次),该数字与世界高水平队伍场均传球800次左右的水准差距显而易见。从比赛成绩来看,中国队已连续三届世界杯(2006/2010/2014)未进入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第二轮,近三届亚洲杯(2007、2011、2015)两次止步于小组赛。结合这两年的排名,中国队综合实力在亚洲的7-13区间(为二三档),现亚洲最新排名第8位的事实较客观反映了中国队在亚洲队伍的层次。本次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国家男足以最后一名的成绩惊险入围12强赛。从与12强赛对手的历史交锋战绩来看,中国队面对韩国胜率6%,伊朗26%,乌兹别克斯坦40%,卡塔尔31%,叙利亚67%,总体情况不占优势。
从国家女足来看,目前中国女足在世界排名第12位,落后于奥运会同组对手巴西、瑞典,并以1胜4平4负、7胜7平10负的历史交锋战绩,略处于下风。
从国家青年队来看,前几天我们的U17队伍连续大比分输给日本和乌兹别克斯坦,各项数据对比差距更加明显。虽然其中也有备战不充分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实力差距的客观体现。要知道,今天的U17在几年之后将是国家队的班底,我们一定要对此高度重视,立足长远,加强队伍建设。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相对足球发达国家,中国足球确实还处于全面落后。当然,国家足球水平的局限不会成为协会推卸责任的理由。譬如国家男足的这次小组出线过程曲折、复杂、惊险,除了球队整体实力的现实原因,也反映出我们国家队管理水平不足、应变预案准备不充分等管理问题,需要在本次备战中进行重点改善。
在国家队备战过程中,取胜是备战的目的,也是衡量队伍成绩的重要标准。我们需要胜利来坚定信心,但也必须实事求是做好准备面对可能反复出现的失败与困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希望媒体能够立足国家队在亚洲及世界的真实水平,不刻意夸大希望,不消极妄自菲薄。在比赛阶段,希望媒体能够引导公众,建立合理预期,理性看待输赢。不能因为某一场比赛的胜利而捧到天上,更不能因为某一场比赛的失利而骂不绝口。要结合媒体的优势,给队伍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国家队克服不足,不断提升。要关注和宣传队伍的进步,向全社会宣传和树立“积跬步致千里”的理念,引导球迷关注点,降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概率。
二是期待媒体能够帮助我们凝聚共识,营造众志成城的备战参赛氛围。
无论是奥运会还是12强赛,我们面对的对手将更强大,面临的挑战也将更严峻,需要我们汲取各方智慧,凝聚共识,脚踏实地,科学备战。对于中国足协来说,备战及大赛期间,就是要调动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守“即使只有1%的希望,也要实践100%努力”的唯一信念,全力以赴备战。
今天上午,张剑同志向各位介绍了目前协会备战的情况,包括协会成立了国家队备战领导小组和国家队建设专题调研小组,召开了全体业务部门开展国家队备战内部沟通会,各业务部门制定国家队各项备战细化方案;国家队男、女足教练团队均已完善到位,并制定各自详细备战计划;为队伍设置医疗组、科研组、后勤组、技术组、情报组等配套服务;国家队国内5个主场甄选围绕队伍备战需要正在抓紧推进等等。
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们在备战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协会和俱乐部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对于建立“大国家队”、树立“国家队意识”的认识还未能形成一致;又如球员在国家队比赛时压力大、责任大、动力小、后顾之忧多的情况也客观存在等等。
针对上述突出的问题,我们多次研究并已经开始采取了针对性措施:针对和俱乐部认识有差距的问题,我们已经启动了“精心打造国家队”的专题研究,对俱乐部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寻找利益共同点,争取支持,重塑“国家队意识”,建立“大国家队”,将国家队、俱乐部、运动员打造成三位一体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全国共下一盘棋的局面。下一步,我们还将召开俱乐部投资人座谈会,听取俱乐部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同时,我们要看到,国家队成绩的提升也是有利于联赛的发展的。
针对国家队队员参赛时压力大、责任大、动力小、后顾之忧多的问题,我们一方面加强运动员对国家队的认知与认同价值取向,提高球员为国效力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着重抓紧建立保障与约束机制。特别是保险机制,我们已经在与相关保险机构洽谈,尽可能提高运动员保险额度和扩大保险范围。同时,包括为各级国家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康复水平的康复机制;为俱乐部制定专门的弥补俱乐部由于运动员在国家队受伤而导致的损失的补偿机制;让国家队运动员在退役后享受医疗和就业照顾的优惠政策及荣誉机制、发展机制、选拔机制、激励机制等等,以此免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同时,在为国家队提供高标准、高水平条件的同时,协会也在研究制定对国家队队员的评价与惩戒等约束机制。当然,国家队备战和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实事求是,不能存在“毕其功于一役”的功利思想只顾眼前。
就像我刚才所说,中国足协为国家队备战做了大量工作,我真诚的希望媒体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客观报道事实,向社会通报中国足协和整个足球界为本次备战及国家队长远建设的工作准备情况,将足球界团结一致、全力备战的情况向社会各界传递出去,形成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坚定决心,全力支持国家队备战的良好氛围。
在国家队备战参赛期间,我们也希望媒体能够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让运动员真正的得到尊重,让运动员在为国效力时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国家队成为职业运动员向往的殿堂。在比赛期间,欢迎媒体多一些批评建设性的意见,少一点情绪的宣泄;多一些对队伍现场表现的鼓励,少一些夸大渲染的赞美;多一些放眼未来的期待,少一些拘泥眼下的质疑。
中国足球曾经经历了一段低沉的时期,假、赌、黑甚至成为社会戏谑中国足球的代名词,根深蒂固的印象至今难以消除。足球记者作为足球界的一份子也受到波及,我相信在座的很多媒体朋友都经历过那段低谷阶段的切肤之痛。
记得在2014年当选为足协主席时,我曾经说过:“从今天开始,我真的也许走向一条不归路,已经别无选择,就要义无反顾走下去。每个人心中都有足球梦,我没有为我的足球梦描写多美妙的图画,但我相信一定能够达到终极目标。也许我不能和你们一起到达梦想彼岸,我甘做铺路石。”我要说,时至今日,我仍然初心不改,坚信信念一定可以实现。
也许现在我们难以看到“八千足记上海埂”的情景,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次到达梦想彼岸的契机,我们有机会为中国足球正名,有机会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足球生态,有机会建立有序、良性的足球媒体环境,有机会提升足球在体育圈及社会上的声誉,传播健康积极的足球文化,不再让足球成为公众嗤之以鼻的痰盂,以正能量抵消消极泄愤的报道,以透明公平应对虚假不实的谣言,我们希望以国家队备战为契机,与媒体朋友共同努力,共同打好这一持久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