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瓠子烧肉、板栗鸡、蒸芋头、炒芹菜,四道菜,一瓶酒,五个人。人虽不多,却是76岁的付老伯这些年吃得最高兴的一顿饭。
9月15日是中秋佳节,在皂市镇车站旁边一间平房里,尽管不是在自己家中,但付老伯享受着家人团聚的喜悦。“在哪、吃啥都无所谓,他们回来了,我就高兴。”他举起酒杯和儿子付四平碰了一下。
付老伯名叫付香喜,皂市镇湖田村12组村民,育有2儿4女,如今都已出嫁或在外务工。今年,他种了9亩地,因遭受洪涝灾害,房屋和田地都被淹,他和老伴转移到了车站旁的二儿子家中。远在广州、西安、山东等地的儿女也陆续回来看望老人。大儿子付四平已经回来一个多月,因为房屋要重建,就留在了家里帮忙。
被淹之前,付老伯家的房屋还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老瓦房,几成危房。付四平说,因为担心两位老人的安全,一直都想把房屋改造一下,但老人怕花钱,不同意。这次大水老瓦房受损,必须要改造了。
镇里每平米补贴300元,安排了专门的施工队。付四平初略一算,只要还加3万多元,就能重新把房子盖起来。
付老伯老伴陈桃枝74岁,精神矍铄,每天忙前忙后张罗酒菜。她说,还是现在政策好,发生洪灾时派车接送,洪灾过后,不仅有补贴,每月还按时发口粮,就在前两天(9月13日)她还领到了第二批米和油。不仅生活有了保障,政府还帮忙建起了房子。
在湖田村,付老伯的危房已经拆除,地基已经打完,正在进行渣石回填。“还有1个多月就能搬回去了。”付老伯押了一口酒,憧憬着搬进新房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