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日,距离最后一轮强降雨已经过去了20多天。
当日,记者在皂市镇受灾最严重的湖田村看到,虽然水退了不少,但仍有部分农田泡在水中,枯黄的稻穗只露出了尖尖头。
中午,七八个村民顶着烈日,在6组的排涝泵站机房里抓紧安装新泵(如图)。
负责指挥安装的村民叫陈平等,今年65岁,以前当过小组长,在村里德高望重。由于村书记一职暂缺,陈平等就被村委会和群众“推举”为6组灾后重建的“指挥长”。
6组的排涝泵站承担着6、7、8三个组1500多亩田的排涝和灌溉任务,由于使用时间长加上这次长时间在水里浸泡,排涝设备全部损毁。
“只有启动泵站,把水排完了才能恢复生产!”陈平等第一时间向上汇报申请到了一套全新排涝设备。设备一到,他立刻带着大家清理机房、抬排涝管、安装调试设备。
当天,也只是陈平等回到家的第四天。
13日,接到镇政府通知后,在安置点呆了整整23天的陈平等和村民们拿起行李急忙回家。回来后的四天里,他带着大家打扫房屋、清障除杂、修复泵房,“快忙晕头了”。
回家前两天,听说村里的变压器被水泡坏了,陈平等十分着急。“有电了泵站才能启动。”陈平等带着几十个村民回到村里,帮助供电人员成功修复了变压器后又返回到安置点。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陈平等告诉记者,村里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他算了算时间,如果抓紧时间排涝,等水一干,马上播蔬菜种,还能收获一季。
“村民们心里都急,希望水能快点排完,种点蔬菜不仅能自己吃,多的还能卖,总能挽回点损失!”陈平等说,新泵马上就可安好,一安好就24小时抽排。
“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政府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就靠我们自己了。”村民李校祖家30亩稻田这次“全军覆没”,但是他不服输,打算抢种几亩大蒜、大白菜、萝卜、菠菜等蔬菜品种来弥补损失,“下半年蔬菜行情应该不错,特别是大蒜,我还是挺有信心的”。
胡抗平、胡想平、胡铁平三兄弟从安置点返家后,跟着陈平等在村里忙活几天了。“情况已经这样了,不能改变,就只有乐观点面对。”大哥胡抗平说,三兄弟家里都已经备好了几种蔬菜种子,就等田下种了。
傍晚,新的排涝机器已经轰轰作响。“只要水退了,就有希望了。”看着从田里排出的汩汩水流,陈平等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