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救灾防病中的天门疾控人
今日湖北网讯(通讯员 宋妮娥 郑荣 王识华 记者 李炳辉)狼烟四起的7月,天门连遭暴雨袭击,出现严重洪涝灾害,11个乡镇受淹,68万余人严重受灾。面对目前已经逐渐退去的洪水,天门疾控人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卫生防疫、消毒消杀工作的重任,用忠诚和担当履行着当代疾控人的如山天职。
他共产党人的底色鲜红如初
用一生去实践一个承诺的人,他的心中该具有一种何等厚重的情感与信念!24年前,一位血气方刚的青年,在镰刀与斧头组成的党旗下举起右手,立下誓言,从此“共产党员”的称号是他心中最高的荣誉;庄严一刻的承诺,成为他毕生的践诺。时代如潮,大浪淘沙。几十年风风雨雨,这位共产党人的底色鲜红如初,他,就是天门市疾控中心职工,58岁的行政党支部书记史晓君。
7月21日,是每一个天门人都会记住的时间,天门市对汉北河龙骨湖段进行扒口分洪,听到消息,史晓君主动请缨,报名参加市抢险救灾维稳突击队,他既是救灾维稳的宣传员,又是汽车司机驾驶员,更是受灾群众的服务员,连续3个昼夜穿梭于受灾乡镇的村组农户,消除恐惧心理,稳定灾民情绪。
正当人们以为恶梦即将结束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在天门的另一片地方,上平原10个乡镇的灾难正悄悄袭来,洪水奔流而下,一夜之间,沿线乡镇桑田变“泽国”。7月23日晚8点,接到应急救援命令,天门市疾控中心火速集结6支救灾防病小分队,星夜赶赴受灾乡镇,开展救灾防病。顾不上告别家人,放下了端起的饭碗,史晓君和他的卫生防病小分队星夜赶往天门最远的乡镇-佛子山镇,因天门至该镇的公路被淹,时至晚上9:30,车辆绕行仍不能时到达佛子山镇。于是他们扛着消杀药物和器械,淌着齐腰深的洪水,于晚上10:30到达目的地,并迅速连夜开展灾民安置点消毒杀虫工作直到天明。
他告诉了我们谁是“最可爱的人”
当洪水来袭,他的身影突击向前,为消毒防疫,他的足迹踏遍河堤。不是义务,是赤子之心,义无反顾;不是受命,是奋勇当先,无私无畏。他用坚毅、善良和执着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谁是“最可爱的人”,他就是天门市疾控中心职工黄汉华。
洪涝灾害过后,作为具体负责全市病媒与生物防治指导工作的黄汉华同志,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入汛以来,他多次带领消杀人员前往胡市、皀市、市实验高中、市复读中心等安置点开展消毒消杀工作,上百斤重的喷雾器一背就是一整天。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熬得红肿的眼,磨出血痕的肩,他全然不顾。宝贝女儿的生日,他也顾不上陪一陪,甚至连打电话问候一声的时间都没有。
7月26日,他来到新设的灾民安置点——市复读中心,在该安置点,他了解到每日就餐人数高达1000多人,而受灾群众生活规律的改变和灾后情绪的焦虑都会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增加疫病感染机会。为保证群众健康,他带领防疫队员清理淤泥、垃圾,要求防疫人员坚持每日消杀,尤其是厕所、垃圾投放点,防止蝇蛆滋生,同时加强培训,规范消杀操作,达到消灭病菌、杀灭蚊蝇、预防疾病的目的。夜深了,他仍然在起草《灾后卫生防病知识要点》和消毒杀虫工作方案。7月27日,《天门日报》全文刊载《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知识要点》和《洪涝灾害后做好环境整治与消毒杀虫工作方案》,有效指导了全市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他昼夜坚守站成了一面旗帜
三十来个昼夜坚守,他站成了一面旗帜,彰显了当代疾控人的绚丽风采。在抗洪救灾中讲得最多的就是:以全局为重、以使命为重、以灾区人民灾后生命健康为重。天门市疾控中心青年职工张浩、明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进入7月以来,张浩同他的卫生应急小分队先后深入胡市、皀市等6个乡镇的38个行政村、学校和社区,开展卫生防疫。7月10日,小分队来到因多轮暴雨袭击严重受灾的血吸虫病疫区--天门市胡市镇,为参加抗洪抢险的空降兵某部151名官兵进行血吸虫及卫生防病知识培训,开展血吸虫病防控工作。为部队官兵进行了血吸虫病防护知识现场宣传和预防性服药及防护用品使用的现场指导,对接触高危水体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并安排了事后血吸虫病检查和治疗。为切实保障抗洪抢险官兵战斗力和身体健康,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洪防疫屏障。
10天后,刚刚送走了英雄的人民子弟兵,天门上平原乡镇受淹告急,险情就是命令,他二话没说,于23日晚9时星夜赶往张港镇。次日上午,对张港镇彭湖中学和福利院2个灾民安置点进行了环境消毒和蚊蝇杀灭。下午对驻有百名部队官兵和抢险人员的救灾转移点进行环境消毒和灭蚊灭蝇处理,保证了救灾抢险人员的身体健康。晚上对参与抢险的部队官兵驻地进行消毒灭蚊,象这样的工作一干就是30来天。
青年职工明昉和曾科是7月23日晚通过铲车进入四面环水的拖市镇区的,7月24日凌晨,他们乘冲锋舟来到横河村养鸡厂,此时,通往外界道路全部中断,养殖场水深1.4米,数千只鸡已全部死亡,且门窗紧锁,转移难度大。如死鸡不及时转移,将有可能暴发大规模疫情,情况十分紧迫。他们一边向镇防汛指挥部进行汇报,一边指导并积极配合镇兽医部门迅速转运死鸡,直到对死鸡进行消毒消杀、运往地势高且远离水源50米处进行深埋处理后,才顾得上吃一口饭,果断地消除了一起疫情隐患。
在天门疾控中心还有吴明雄、罗志平、黄炳忠、陶家春、周锦等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人、感动的事,不论是在村民家里,还是在灾民安置点里,不管是头顶炎炎烈日,还是脚踩滔滔洪水,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正是这群天门疾控人,无怨无悔地的奋战在抗灾防病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