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口镇赵脑村万亩“虾稻共作”基地生产经营成效逐步显现,综合社区功能完备,村集体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村民实现了就近就地城镇化。
昔日散乱的旧村庄是如何摇身变成现代田园风光?改变,从2013年7月份开始。
2013年7月,熊口镇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21个“四化同步”示范试点镇。市委、市政府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熊口镇赵脑村迁村腾地,整村搬迁工作”。从此赵脑村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就成了熊口镇“四化同步”建设的重点项目。
赵脑现代农业基地
在赵脑基地建设前期,为得到群众的拥护,赵脑村党支部组建了3个工作专班挨家挨户宣传政策、听取农户的声音,收集整理了村民反映的四大类22条意见和建议,又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对农户提出的问题征询意见。工作启动时,为确保工作进度,村支部一帮人年前工作到大年三十,年后正月初三全部到岗,没有周六周日这个概念,有时午饭也要等到下午一两点才能吃上。在涉及到资金补偿问题上,村党支部多方协调,合理评估,给予相应的补偿。
虾池改造好了,基地建设好了,谁来种稻养虾?为坚定农户的信心,村支部讨论决定所有村党员干部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承包虾池,带头交付租金。4月份投了虾苗,6月初就开始捕捞小龙虾上市,每天都有一两千元收入。农户看到了现实的效益,虾池承包从最初的30多户到后期供不应求。农户流转土地是“心甘情愿”,承包虾池是“求之不得”。
“我的6亩地参与了土地流转,每年获租金6000元外,村里还安排到赵脑现代农业基地就业,帮助看管高效种植养殖农田,每年看一季,年收入2万多元,生活也有保障!”原赵脑村六组村民赵良海说。
华山(赵脑)综合社区
土地流转搬迁安置华山(赵脑)综合社区的农民们,业余文化生活也多姿多彩。茶余饭后,大妈大姐们伴随着欢快的歌声,踏着强劲的节奏,跳起了广场舞……
赵脑村党支部将村集体收入用在了改善居民的社会福利事业上,出钱请专业的舞蹈老师指导广场舞爱好者学跳舞蹈,锻炼身体;所有农户的大病医保个人缴纳部分总计2.3万元,也是由村集体统一支付的;对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给予600元的养老生活补贴。
“房子的采光、朝向都还可以,我们住着都很放心,晚饭后还可以到广场去散散步,生活跟城里人一样了!”原赵脑村一组村民毛枝训幸福满满的说。(记者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