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潜江网站
扶贫攻坚战 老新铿锵行
2018-01-21 10:57:02   来源:潜江日报

  潜江新闻网讯 “2017年前,老新镇要实现2059户贫困户全部摘帽,6842人全部脱贫,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镇扶贫工作会上,老新镇党委书记严义高发出了“举全镇之力,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攻坚战,决不让一个乡亲掉队”的动员令。

  老新镇虽然不属贫困镇,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镇党委要求镇、村党员干部在扶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勇于担责,主动作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于是,一个个扶贫攻坚战的精彩故事在潜南大地上演,一曲曲扶贫攻坚的铿锵战歌在老新人耳畔响起。

    精心布局,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老新镇31个行政村,每村村部橱窗上都挂着一张醒目的扶贫攻坚作战图,作战图的内容包括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精准扶贫工作三年计划、所有贫困户名单及结对帮扶人员姓名。

  这张看似简单的扶贫图,背后的工作量大得惊人。

  为了做好精准扶贫前期对象识别、信息收集,该镇严把“报—查—评—审—批”五个环节。先由村“两委”干部进行全面摸排,确定初步申报名单;随后召开村民代表会审查,并将审查后的名单进行公示,保证识别对象不错位不缺位,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不符政策的一户不评;接下来还要由村“七心”联络员对评议后的人员进行逐个走访核实;最后才由镇扶贫办审批。

  安定村有一户人家,老两口住在一间60平米的老旧平房里,丈夫患有长期慢性病,因做木工活左手手指断了三根,起初村里将他家作为贫困户进行了申报。申报名单公示后,有群众反映他儿子在外务工,发展得很好,还在潜江城区买了商品房。经镇驻村干部和驻村镇直部门负责人与村干部联合调查走访,查明情况属实,镇里坚决将他从贫困户的名单中划掉了。

  精确甄别不错一人,对严格筛选出来的贫困对象,镇委镇政府千方百计保证其不掉队——

  按照中央、省和市脱贫工作要求,认真编制脱贫计划,明确年度脱贫目标、任务、路径、措施;

  突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何时退”等关键问题,并建档立卡,将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将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分解到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对号入座,照图作战,逐个销号;

  ……

    精准施策,多头发力拔穷根

  家住全福村的贫困户肖本德,家有七口人,上有八十多岁的老父亲,还有身患晚血肝腹水的妻子,家里债务累累。镇驻村扶贫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了解情况后,为其争取农商行小额贷款2万元,帮助挖建龙虾池15亩,还推荐他参加了水产养殖培训班。2015年肖本德养龙虾纯收入达6.5万元,今年上半年养殖收入已过4.5万元,预计全年比上一年增收3万多元。

  像肖本德一样,目前,该镇贫困户中开展小龙虾养殖和虾稻共作的有77户,发展肉牛、猪、羊、孔雀及家禽等畜禽养殖的有116户,种植西瓜、辣椒、大豆等蔬果产业的有192户,培育花卉苗木的有33户,从事羊肚菌种植的19户。

  依靠产业帮扶脱贫的村民,连连夸现在党的政策好,干部作风实。

  现年58岁的秀河村二组的贫困户饶登文,老伴因髋骨坏死丧失劳动力,女儿、女婿在外打零工,家里6亩地常年无人打理。村里牵线让他以全托的形式与镇种植托管中心签订协议,6亩地交由托管中心种植,年纯收入8000元左右。同时,将他的女儿女婿介绍到托管中心打工, 单天创收150元,全年收入可达2万元。

  老新镇种植托管(育秧)中心,按照“双方自愿、公平合理、共同受益”的原则,在秀河村及周边村组中推行种植托管,帮助无劳动力或无种植技术的48户贫困户种植托管,流转土地520余亩,解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

  该镇还协调镇域企业参与到精准扶贫队伍中来,组织长青林服装、柳伍水产、心辉米业等企业为162名扶贫对象提供了就业岗位,为480名精准扶贫对象开展技术培训,带动了370多户贫困户种稻养虾。

  秀河村是老新镇重点贫困村之一,镇里积极争取高产农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增减挂钩、血防灭螺、小农水、危房改造、农网改造、道路升级改造等多个项目,为该村修了3公里的灌溉渠道、4个小型提灌站、3公里的道路硬化、5公里的防洪堤、10公里的道路绿化,为130户农户家里接入了光缆,彻底改善了该村生产生活条件。

  目前,全镇共在贫困村完成土地整理4万亩,修建U形槽110900米,疏挖沟渠163000米,修建涵闸泵站及抽水点153处,修建花坛868个,安装路灯1304盏,添置垃圾池(桶)5090个,升级改造道路143.6公里,栽植绿化树241920株,修建公共厕所32个,公墓2个……

    精细帮扶,合力攻坚奏凯歌

  扶贫攻坚,党员干部是中坚力量。

  该镇实行“党建+精准扶贫”工作法,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起完善的结对帮扶机制。

  全镇党员干部“人人肩上有责任”。镇主要领导挂钩帮扶、驻村干部和镇直部门驻村帮扶、党员干部和村组能手结对帮扶,“七心”联络员、“共产党员服务岗”党员、“网格党员”实行“点对点”“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做到了一村有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包保、一村有一个镇直部门帮扶、一村有一个帮扶计划、一村有一批项目扶持;一户有一个帮扶措施、一户有一个增收项目、一户有多名人员帮扶的“七个一”帮扶制度,做到了领导、人员、措施、责任“四个到位”。

  同时,该镇还结合正在开展的“我履职我尽责”讨论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党员双带示范”活动,挑选身体素质好、家庭条件不错、个人能力强的党员与本村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在活动中强化党员宗旨意识,助推全镇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

  姚桥村六组贫困户贺重喜是镇里的重点帮扶对象。这一天,镇党委副书记肖诗文带队,镇驻村干部、驻村镇直部门负责人、镇结对帮扶人员和镇卫生院院长等一行5人到贫困户贺重喜家中回访。

  此前,通过积极协调,镇里帮贺重喜的丈夫解决了就业,让他成了一名集镇环卫工。这次则是为了贺重喜治病费用而来。

  镇卫生院院长董家龙仔细查看了贺重喜的医疗病历,认真询问了她的病史和身体近况,告诉了她一些平常自我养疗的方法,并向她承诺镇卫生院将尽最大的力量帮助她,包括减免相关检查费用、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等。肖诗文代表镇里表态,将调济镇困难救助金解决贺重喜部分医疗费用,决不让她因病返贫。

  先是丈夫有了工作,接着自己的医疗费用又有了着落,重拾生活信心的贺重喜打心里感激真心帮助她的镇村干部。

  攀得半山休道远,仍需健履上高峰。老新镇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这场扶贫攻坚战仍在继续。我们相信,在一系列强而有力、实而有效的帮扶措施下,老新终将赢得这场战斗的最后胜利。(潜江日报记者 王翔宗 通讯员 彭佐军)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