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题:湖北仙桃:营造服务小气候 聚合台商大规模
“一厂变八厂,产值由不足2000万元跃升到20多亿元,上缴税收由50多万元增长到1.5亿元。”这是台湾旺旺集团落户湖北省仙桃市15年交出的 “成绩单”。11月15日,在仙桃旺旺湖北总厂,全国台企联副会长、旺旺集团、中国旺基金总经理赵宏利告诉前来参加第十三届湖北·武汉台湾周仙桃分会场的100多位台资企业家:“仙桃对旺旺的照顾十分周到,旺旺才能发展这么好。”
如今,仙桃已经成为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台资投资密集区、内陆地区集聚台资企业最多的中小城市之一。被国台办授予全国首家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创新服务示范基地”。
全程服务“故乡情”
“以龙头企业培育集聚效应,以大陆市场培育台湾品牌,以创新精神培育竞争优势,以家人理念培育投资平台。”仙桃市委书记胡玖明介绍,仙桃倾力营造服务台资企业的“小气候”带来了台资企业集群发展的大规模。
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最关心用工问题。仙桃通过与省内外10多所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定向为台资企业输送技术人才。仙桃还搭建融资担保平台,采用银企对接等方式向台企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湖北省台商投诉协调中心的数据显示,多年来,仙桃是全省唯一的台商零投诉地区。
为解乡愁,仙桃特地引进上岛咖啡、两岸咖啡、味千拉面、金门高粱酒等台湾餐饮服务企业。不少台商经常说:“仙桃是第二故乡,我们都是仙桃人。”
仙桃在80天内为旺旺食品建成1万平方米厂房,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台湾六和金属从破土动工到第一桶铁水出炉仅用了4个月时间,被台商称赞为“仙桃速度”。
正是看中了这里“环境好,发展快,待人真”,启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毅、无锡台协常务副会长徐志成,向仙桃市委书记胡玖明讲出两人的“梦想”——投资95.6亿元,在仙桃打造全球第一的卷对卷AMOLED触摸显示屏生产基地。“我们俩都60多岁了,选择仙桃意味着把一辈子的信用放在了这里,相信在仙桃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扎堆聚合成规模
11月15日,在富士和机械工业(湖北)有限公司,一台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吐出一个个锃亮的刹车盘。
“目前大街上跑的12辆汽车中,就有1辆车的刹车片来自富士和。”副总经理徐聪明介绍说,公司四期扩规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可再新增一个加工厂,“今年产值有望突破9亿元,税收贡献达到9500万元。”
旺旺集团和富士和的发展壮大形成了示范效应。“十二五”期间,仙桃台资企业以每年5-8家的速度快速增长,台资企业数量5年翻了两番,规模以上台企达到54家,涵盖机械、电子、食品、纺织、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2015年年底,全市台资企业纳税总额占全市工业企业税收总额的五分之一。
11月16日,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彭庆恩为湖北仙桃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创新服务示范基地”授牌,这也是大陆首家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创新服务示范基地”。
仙桃市市长周文霞表示,以仙桃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以西流河、彭场、张沟等为拓展区,该示范基地将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范围覆盖仙桃市全域。
集群发展添后劲
在优质台资的带动下,仙桃主攻食品加工、非织造布、机械电子、生物医药四大“千亿产业”,在增量提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持续发力。
台湾健鼎,占地1000亩,厂房林立,主要生产电脑硬盘、投影仪、摄像机等三维设备以及汽车倒车雷达等高科技产品。健鼎科技在仙桃的首期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税收2亿元目标。
健鼎落户仙桃,与之配套的康舒电子、杰普斯电子、联茂电子、名伦电子等企业紧随而来,相当于在仙桃空降了一个大型电子电路产业基地。
富士和机械作为通用、大众、本田、日产等品牌汽车制造企业供货商,生产汽车制动、驱动、引擎等部件,带动六和金属、天轮、八宜机械等一批机械企业加快发展,仙桃随之兴起一批铸造机加工企业。
随着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加粗加长,中国普天、北京神雾、日本京滨电喷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仙桃规模以上机械电子企业64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达到118家。
彭场仙桃的一个小镇,从发展乡镇企业起步,到台资企业提档升级,成长为“中国非织造布名镇”。小小彭场已成为仙桃非织造布 “千亿产业”的发源地和产业载体,仙桃因此被授予中国唯一的非织造布产业名城。
至“十二五”末,仙桃已形成完整的非织造布产业集群,非织造布及其制品企业达2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产品涉及建筑、医疗、日用、环保、航空航天等32类135个品种,高端制品达60%,出口份额占全国行业30%,产能全球第一,进入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百强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