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周六。县委书记谭志国到自己帮扶的贫困户家中,开展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财政奖补到户项目验收工作。同时,他深入城郊调研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工作。
1、财政奖补到户项目是否落地?
初冬时节的建始城郊,
蔚蓝的天空一碧如洗,
穿行在乡间田野,
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在贫困户家中
征求百姓意见
“老孙,你这段时间还好吧?”
”双脚沾满泥土、满头大汗的谭志国,紧紧握住他的帮扶户、身患肾癌的72岁老党员孙盛彪的手。他是步行了很远一段山路才赶到当阳坝村13组老孙家的。
“感谢谭书记的关心,近段时间病情还比较稳定”。老孙告诉告诉谭志国,他今年继续享受着低保,发展的3亩猕猴桃全部成活,长势不错。就是还愁买铁丝固定杆子的钱。“你的铁丝我负责!”在一旁的村支书王毅说。“王书记,这件事你一定要帮老孙搞到位!”谭志国叮嘱道。
“我打听过了,治疗你的病用中药比较好,我回去后帮你联系。”
谭志国当即表态。
“今年收入怎样?”
”谭志国关切地问道。老孙告诉谭志国,今年儿子打工有2万元的收入,家里老伴喂有三头猪,还有一头牛,按照政策脱贫没有问题。
“老孙啊,你种植的猕猴桃按我们县财政奖补政策每亩补助1200元,3.5亩共可享受4200元补贴;你的3头猪可享受补助900元;1头牛可享受3000元补贴。但按照政策,你家3口人最多只能享受3000元!”谭志国扳起指头给老孙算起财政奖补帐。“我早就自己算过了,1头牛的3000块就奖补到顶了,我不会多要的!”院子里传出一阵欢笑声。
“你一共可以享受财政奖补资金2700元”
告别老孙,谭志国又步行来到他的第二个扶贫户、当阳坝村10组村民廖开清家中,验收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财政奖补到户项目。按照政策,他家新发展的7亩苹果桃共计可享受2100元补贴,两头猪可享受600元补贴,共计2700元。谭志国鼓励廖开清继续自力更生,争取早日过上好日子。他说:“你的贷款到期后可申请续贷。在打工的同时,要像爱护孩子一样照顾好你的11亩苹果桃,再过两三年收入就相当可观了。”
2、农民是否增了收?
谭志国详细了解了当阳坝村硒源果蔬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农民企业连着老百姓的心,相关部门必须大力支持,帮公司发展破解难题,并建议公司将产业发展与田园休闲体验观光旅游结合起来。
风景如画的当阳坝
谭志国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廖开军的植物园。退伍军人廖开军是当阳坝村10组人,从2010年起,通过各种渠道筹资近600万元,种植火棘、树状月季、对接白蜡、苹果桃树、樱花等植物花卉,现已达350多亩,前来参观、休闲的人络绎不绝。平均每天有近20个贫困村民在该公司打工。谭志国建议廖开军聘请专业园艺师进行指导,提升园林花卉的品位,吸引更多的观光游客。
参观廖开军的植物园
在岩风洞村,谭志国深入洞内考察岩风洞的旅游开发价值。当看见洞内有石笋被人盗采的痕迹后,谭志国心疼地说:“太可惜了!”他叮嘱随行的镇村干部,岩风洞这样的景观在建始城郊很难得,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保护好该洞穴,决不能再发生盗采石笋的现象。
考察岩凤洞
位于牛角水村的桓丰生态示范园规划占地1000亩,投资6000万元。由建始籍退伍军人薛月鹏投资兴建。示范园建成后,将形成集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农业观光、科技推广等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农庄。目前,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累计投资1200万元。示范园租赁村级老茶园100亩,租赁46户农户150亩土地,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当地农户在农庄打工,在家门口直接变成了产业工人,还可收取土地租金,每年收入上万元。
漂亮的桓丰生态农庄
谭志国指出,当前是旅游休闲的时代,特别是随着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休闲旅游消费占比逐年增加。发展城郊乡村休闲旅游要为市民出行找出路,为农民增收找门路。让游客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谭志国表示,业州镇周边几个村文化底蕴深厚,产业、自然等资源条件优越,特别是当阳坝村乡村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他强调,今年冬季农业开发要以打造城郊乡村旅游目的地项目为重点,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打破村域界线,统筹协调,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城郊乡村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做好整体规划,进行招商引资,搞好重点项目建设,串点成线,强化生态理念,鼓励龙头企业积极融入乡村旅游,引导百姓积极发展特色乡村农家乐,以特色优势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到我县观光旅游,促进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