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恩施网站
尝千年杨梅 品古寨遗风
2018-01-21 10:53:34   来源:恩施日报   分享:
0

——武陵山首届杨梅文化旅游节扫描

1.jpg

古杨梅树下游人不断。

2.jpg

身着盛装迎游客。

3.jpg

红透的杨梅枝头挂。

4.jpg

旗袍爱好者在景区花海走秀。

6.jpg

武陵山首届杨梅文化旅游节开幕。

  五月夏至后,杨梅红满枝。

  清脆的布谷欢唱、激扬的锣鼓敲响,动人的旋律鸣奏、轻快的舞步跳起……美味的红色杨梅丰收了!

  7月2日,以“品千年杨梅,寻古寨遗风”为主题的武陵山首届杨梅文化旅游节,在来凤县三胡乡杨梅古寨景区开幕了。

  八方游客沿着舒坦的柏油公路赶往古寨。观美景、尝鲜梅、品美酒,一睹古寨风貌和节日盛况,领略浓郁的土家民俗和杨梅文化,体验独特的古寨之旅。

  一方山水一方梅

  世间杨梅无数,缘何古寨杨梅独领风骚?

  公路沿线,万亩杨梅林海深深,30公里杨梅长廊,古寨鸟语花香、山泉丁冬,这里风景独好。

  从黄柏村二组一栋吊脚楼的古戏台脚下,沿着青石板小路,穿过绿油油的一片麦田,拾级而上,经“竹海通幽”,便可到达“杨梅王”所在地,“礼拜”两株千年古杨梅。

  资料显示,经过第四季冰河时期,杨梅主要保存于岭南地区。处于武陵山腹地的三胡乡,却罕见地保存了上万亩杨梅群落,其中树龄100年以上的108株、300年以上的34株。深植在高山上的两棵千年老杨梅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其中有着1200年树龄的杨梅树,高15米、冠幅15x15米、干周3.05米,高大魁梧,年产鲜果千余斤,“杨梅王”美称实至名归。相邻另一株杨梅毫不逊色,根连根、枝挨枝,两株杨梅相伴相生,相厮相守。

  游客在树下拍照留念,在树前的“古梅人家”农家餐馆品尝地道的农家饭菜。

  恩施灯塔徒步队30余名队员来到古寨。队长杨力说:“从古寨大门一路走来,感到处处新奇,是特别好的有氧运动,不虚此行!”

  除了酸甜可口的杨梅、色香味俱全的农家饭让人直流口水,古寨的灵山秀水也是“秀色可餐”。

  从“杨梅王”另一条游步道下行,经松林听涛、十叠泉,到达花漾山谷,可观“鳄鱼口”、群龟晒背、龙吟瀑布、半弯月、如糍粑堆叠而成的糍粑岩等地质奇观。形成于奥陶纪时期的“层叠式峰林”棱角分明,造形各异,远看如海浪,近看似簇簇蘑菇,或形如宝塔,若飞鹰展翅……

  奇特山石、灵动流水、烂漫花海;千年古桥,梦回乾隆;涛声滚滚,碾坊客栈却安然无恙……一切令人大开眼界,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对来凤这天赐灵秀的艳羡也油然而生!

  景区内还有“上不沾天、下不沾地”的古墓葬、连片的龟纹石和为数不少的形似竹笋、节环清晰的震旦角石……清代,杨梅古寨曾是武陵山区川盐、湘棉交流的主要通道,有“南方丝绸之路”之称,其中“十娘子”石拱桥等故事耐人寻味。

  来自江西的游客李先生说:“到过很多地方,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山石,太特别了!”

  几番耕耘与收获

  “唱着山歌难起头,木匠难起吊脚楼……”在一步一景中行走,悠扬的山歌时有时无,感人的故事一个接一个……游客不得不对山寨人民的天然好嗓子、乐天善良的秉性啧啧称赞!

  杨梅熟了,景区美了,村民乐了。梅甜、歌甜,人也甜,一切来之不易。

  两三百年前,先民迁居杨梅古寨,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30年前,三胡古杨梅群落被发现,2003年,该群落成为省级古杨梅群落自然保护区。2009年,黄柏村凭借杨梅资源入选创建全省100个旅游名村。2012年起,三胡乡进一步开发乡村旅游,几家老字号农家乐门庭若市。

  2013年起,来凤依托黄柏、石桥两村秀丽的自然景观,邀请专家对地质年代等进行考察论证,同时深挖片区的民族文化内涵,最后确定要围绕“县城后花园、观光休闲、农耕体验、文化寻根大观园”定位,着力打造以古桥、古道、古墓、古石林、古院落、古戏楼、古庙、古杨梅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区。

  古戏台、八股庙等恢复重建,十娘子等石拱桥得以加固;18公里景区道路硬化了,50亩茶叶展示园、1000亩藤茶园、1000亩绿茶园相继建成……鄂渝湘黔四地山地车车手成为古寨常客,并举行了骑行比赛活动。

  2014年10月,省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暨第二届来凤摆手节在来凤举行期间,杨梅古寨景区开寨迎宾。同年,黄柏、石桥两村被纳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从此,杨梅古寨名传千里广为天下所知。

  幼时随父母入住黄柏村的吴正香在村里生活了60多年,是黄柏村变迁的见证者。凭借门前千年古杨梅,他和老伴的农家乐生意红火,年增收几万元。

  耕耘从未停步,希望还在前方。

  2015年至今,古寨新增300亩花海、一个观景平台,桃花岛进一步绿化,建成5个标准化商铺、2个高标准公共厕所,配备200个垃圾桶……每天有6辆旅游观光车在景区内穿梭。

  “变化太大了!两年前,这里还是个静谧的小山村。现在这么热闹了……”《湖北画报》副社长史冬梅赞叹:“来凤旅游发展很快,可以看出,来凤在旅游配套建设、旅游从业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本次杨梅文化旅游节,主办方特意邀请了恩施州旗袍协会为活动助兴,部分会员身着旗袍,撑油纸伞、打小折扇,或花间漫步,或石前造型……婀娜多姿,自然美与服饰美完美结合。游客看到这道迷人的风景,恍若置身仙境,摄影师们举起相机按下快门,生怕错过难得美景。

  会长廖艳梅说:“旗袍是一种载体,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传递的正能量,是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结合。”

  旗袍的古典美和古寨相得益彰,与“寻古寨遗风”的活动主题十分贴切。

  “感谢父母给我取了这个好名字,让我们因杨梅结缘……”“寻找杨梅”活动中的五位姓名为“杨梅”的朋友于7月2日来到开幕仪式现场,免费获得了一年内可随时游览来凤各景区的旅游年卡。

  在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推广方面,来凤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除了100元购买旅游年卡外,还针对武汉市民特别推出“感恩武汉来凤有约”活动。武汉市民可凭身份证每人每次领取一张免费门票凭证进入景区游览。

  看得见的努力,看得见的收获。

  站在公路边用簸箕制作的“碾行客栈”招牌处俯视下方,铁索桥一边是几间木屋一字排开,一边是涛涛河水从上倾泻而下,不由得捏了把汗。而在客栈落脚的游客却在屋外院坝闲庭信步,若无其事。

  有着得天独厚地理优势的这家客栈店主邓益山原本多年在外务工,2014年回乡创业,笑呵呵地说:“生意越来越红火,比在外打工强!”

  悦来客栈、邓记客栈的老板邓永益、邓永亮两兄弟也是返乡创业者,还种上了草莓、桃树等,以便四季鲜果不断。

  10多户农家乐雨后春笋相继建成,炊烟袅袅,成为景区内的别样风景线。

  5名贫困村民在景区当上了保洁员,20余户贫困户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正在筹划……景区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更多期许与动力

  “品尽酸甜常有梦,乡情醉酒几千回。”赏心悦目的风景,不时勾起儿时的美好记忆。这样的行走中,往往让人忘记疲乏,增添期许。

  “感觉比外面有些知名景区还好看、好玩些!”7月4日下午,湖南省龙山县高三毕业生杨敏和姐姐、弟弟游览杨梅古寨的各景点后,乘坐观光公交车返回杨梅古寨大门,“如果来凤城有到景区门口的旅游专线公交车,多一些班次就更好了!”

  “杨梅群落、龙吟瀑布、石林等自然景观让人震撼,回荡在山谷的洪亮山歌、古朴的民风让人倍感亲切,可口的腊肉、溪中的野生鱼、地道的土豆丝等美味让人难忘……”来自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的范教授对杨梅古寨十分喜爱,他饶有兴趣地建议,来凤相关方面可邀请专家创作一部关于杨梅古寨的电影,邀请“大腕”演出;负责景区运营的旅游公司职工服装最好体现民族风格,老百姓的服饰也可以回归传统;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为国家级、省、州知名传承人开作坊,恢复篾匠、木匠、石匠、银饰品、纺织等手艺活儿,增加亮点,保护好原生态文化。

  石桥村三组村民袁胜菊一家去年种了14亩绿茶,如今已尝到甜头。在政府的支持下,今年4月,将靠近糍粑岩的住所改为“开源客栈”,她说:“文化旅游节这样的活动多多益善!我们都跟着享福……”

  来凤县旅游局及旅游投资公司负责人表示,村民、游客等热心人的各种期盼和建议也是来凤努力的方向。来凤将进一步完善杨梅古寨配套设施,拓展山民歌、户外项目基地建设等,增加更多文化元素,提供更多精细服务,让乡村旅游红火起来。

  本次杨梅文化旅游节将持续至7月10日。活动期间,游客可在定点处免费品尝杨梅,体验摘梅乐趣,欣赏山民歌演唱、民间吹打乐表演、古寨旗袍秀,参与“古寨随手拍”评选等活动。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